到扶贫一线去——利川市精准选派干部促发展

05-03 08:49  

2018-05-02 17:54:51 来源:【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分享

中国利川网 全媒记者 李锟

精准扶贫,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政绩、最大的民生!目前,利川市2017级中青班30名学员经过两个月党校学习和8个月驻村扶贫已结业。

这群中青班学员,沉下身子、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把理想和信念书写在广袤的农村大地,把青春和热血书写在贫瘠的偏远山村,把情怀和责任书写在脱贫的一线战场,用一滴滴汗水、一件件实事向组织和群众提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答案书写在宣讲路上。为让扶贫政策家喻户晓,学员们通过入户宣讲、举办扶贫政策知识大赛、开辟微信平台“微课堂”等形式,将扶贫政策宣讲到千家万户,实现精准扶贫政策宣讲全覆盖、惠民政策到户全落实。团堡镇烽火村驻村第一书记牟新,联合市新闻中心、市电视台、市非遗传承馆,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扶贫政策宣讲活动,激励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助力脱贫攻坚。

答卷书写在发展路上。驻村工作中,学员们坚持“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按照基础先行原则,立足自身优势,借助“娘家”平台,争取项目、资金、政策,优先解决水、电、路、通信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另一方面,拓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民宿、茶叶、山药、香菇、山桐子等特色产业,建立健全特色产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进一步调动贫困户发展的积极性,夯实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产业支撑。

答卷书写在为民路上。学员们扎根农村、坚守一线,把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用脚丈量出为民情怀。

2018年,新一批学员驻村时间延长至两年,成为脱贫攻坚“尖刀班”成员。今年以来,利川市578个“尖刀班”入驻到村,5703名“尖刀班”成员全部下沉到村,吃住在村,挨家挨户走访,为每户贫困户制订具体措施,精准施策。

全市“尖刀班”成员与时间赛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州关于推进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将全部精力与饱满热情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带着任务“沉”下去,才能确保问题“浮”上来。为确保“尖刀班”入村问题摸得准、弄得透,全市通过二级培训,层层传达、层层督导,全体扶贫干部“身入”“心至”,实现走访对象全覆盖,“尖刀班”成员共计召开院子会、小组会、纳谏会等1万余场次,实现信息收集全覆盖,共梳理出短板清单4077条。实现责任落实全覆盖,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周到联系村1次,驻村领导每周到村工作4天以上,驻村工作队员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结对帮扶干部每月至少进村1次,已脱贫村每两月至少进村1次。

天刚亮,元堡乡洛阳村村民便背着蛇皮口袋上山挖野生竹笋。这是该村村民多年来的一项收入,只不过今年较以往销售渠道更广了,价格更高了。

洛阳村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野生竹笋受到市场青睐。以往,农户将挖来的竹笋背到固定地点卖给外地客商,不但增加了销售成本,价格也一直上不去。

为降低销售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在驻村第一书记倡导下,洛阳村建起竹笋加工基地,将野生竹笋加工好了再出售,不仅销售渠道畅通了,价格也比市场上高,全村竹笋产业年产值可达100万元。

利川市积极探索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方式,创新“党校+高校+农校”干部培训模式,坚持把干部下派到一线培养、一线摔打、一线识别、一线考察,源源不断地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责任副总编:傅小棠  责任编辑:丁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