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湖北这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让21.17万人受益

08-04 11:29   m.enshifabu.cjyun.org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怎么办?”一场易地扶贫搬迁的攻坚战在荆楚大地打响。各地安置点工程全面开工,热度井喷。截至7月29日,全湖北省在建房屋6.79万户18.89万人,搬迁入住5052户1.49万人,分散购房2365户7840人,三项合计21.17万人,占年度搬迁人口计划的79%。

8月初,竹溪县汇湾镇双竹园村的安置点正在进行最后的施工。这几天,62岁的周同英老人每天都来这里看一看,其中一栋125平米的二层楼房就是老人一家五口的新家。不远处一栋年久失修的茅草屋就是老人一家五口的老家。周同英老人告诉记者,起初,因为故土难离、建新拆旧,老伴不肯搬,县易迁工作队员持续多天上门讲政策、帮老人算账:“以前就是这两间土坯房,一刮风下雨就漏水。现在政策好,领导上门给我们做工作,帮我们换新房。”

为了让老百姓住得安全、舒心,又生态经济,竹溪县精心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划,精准选址。全县开工建设的339个安置点共利用老院落、老村庄256个,拆除旧房3074户,节约建设用地2300亩。同时,每一个安置点都实行精细管理,严格控制质量和进度。

上个月,竹溪水坪镇油坊梁村村民郭伟承拿到了安置点新家的钥匙。搬进去的那一天,这位46岁的汉子说,因为穷盖不起房子,自己40多岁才娶到媳妇,一直在外面租房子住。 直到今天,自己才有了家的感觉:“我们一直住别人家。感谢政府给我们房子,心里特别暖和,走路干什么都特别有劲。”

竹溪是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大战场的一个缩影。确保搬得出,稳得住,可致富,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的战场上旌旗飞舞、号角连营、热火朝天。

按照产业扶贫的理念,使搬迁户在产业链上增收。竹溪水坪镇探索了藤上结瓜模式,在安置点成立了茶叶种植合作社和加工合作社,为每户搬迁户分了承包经营管理的茶园。竹溪水坪镇油坊梁村村支书郭承明给记者估算了一下,贫困户每年可以得到上万元的纯收入:“茶叶采摘以后我们按市场价收购,茶叶炒了以后往外卖出去可以分红。所以我们估计光在茶场打工可以搞到8000元,摘茶叶搞到2000元,再加上分红,一户至少10000元以上。”

荆门市在安置点靠近旅游景点或集镇的采取“资产收益”模式。荆门市副市长郑中华介绍,该市钱场镇荆条村以土地入股形势将搬迁户土地流转给了盛老汉家庭农场:“每亩可获600斤稻谷的保底收益,农场产生效益后,按一定的比例与搬迁户纷呈,预计每亩纯收入可达2000元左右。同时,搬迁户还可以选择在农场打工增收。”

建始县则通过扩大就业,将搬迁户培育成“新工人”。建始县常务副县长廖泽熙介绍:“我们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到贫困村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鼓励工业企业到贫困村建立分厂或者生产车间、引导回乡创业人员创办小型劳动密集型工厂等方式,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当起了工人。”

来源:长江云  湖北之声  记者:李丽

(见习编辑 郜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