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烈士陵园 摄影:吕伊晗
近日,今日头条“寻找革命烈士后人”项目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烈士陵园正式展开合作,帮助在陵园安葬的一百多位烈士和病故军人寻找亲人。这些烈士都是在修建南疆铁路时牺牲的铁道兵。其中,朋友圈一条“紧急寻找!利川籍烈士王大顺在南疆牺牲,他的亲人在哪里?”推文得到广泛关注。
资料显示
王大顺烈士,1952年出生,湖北省利川县人,1973年1月入伍,中共党员,1976年8月因公牺牲。
王大顺烈士之墓 供图:和静县民政局
王大顺遗照
烈士姓名:王大顺
生卒年月: 1952—1976年
籍贯:湖北省利川县人
职务:89133部队副班长
牺牲经过:修建南疆铁路牺牲
烈士家人在陵园祭拜 摄影:吕伊晗
1974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担任起了修建吐鲁番至库尔勒的铁路的任务。在艰苦的施工条件下,铁道兵们靠肩挑手扛,用8年时间,铸就了一条连接南北疆的钢铁大道。为了祖国的建设,新疆的发展,200余位铁道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2014年以前,这些烈士的遗骸被分散的葬在当年修建铁路沿线的12处,随后和静县民政局把这些分散的烈士墓迁移至陵园。
烈士王大顺的亲人找到了吗?8月24日,《指间利川》小编从利川市民政局获悉,目前已经确认找到了烈士王大顺哥哥王大洲。
前排居中为王大顺
据王大洲介绍,王大顺1973年1月入伍,当时同行的有7人,但后来大多都在外地定居或无消息。前几天,朋友圈广泛转发寻找烈士王大顺的文章,王大顺生前战友,目前定居在新疆的向长江看见这一消息后,立马通过各种渠道与王大洲取得了联系。
据了解,王大洲家住谋道镇先锋村4组,今年72岁,生于1946年,比弟弟王大顺大6岁。
王大顺天安门前戎装照
烈士王大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家里还有一个大姐和哥哥(王大洲),母亲在王大顺两岁的时候因病去世,大姐在1982年因患出血热去世,父亲于2009年去世。目前,家里仅剩王大洲一家7口人。40多年过去了,当提及弟弟王大顺时,大哥王大洲仍记忆犹新。
“从小就听话、孝顺,家里的活总是抢着干。”王大洲说,弟弟王大顺是村里的先进人物,参兵时他刚满21岁,当时家里还给他相中了一个未婚妻,但并未结婚,生前无子嗣。
王大顺追悼会图片
1976年8月,王大顺因修建南疆铁路牺牲。在他牺牲几年后,当时他所在的连队副指导员赵书魁跋涉几千公里,亲自将他生前和追悼会期间的照片、遗物带了回来,还到家里慰问家属。
得知这一消息后,全家人陷入了极度悲痛当中,但由于当时交通闭塞以及家里条件十分困难,他们无法前往新疆将弟弟遗体带回家。虽然家里没有弟弟的坟墓,但逢年过节时,家人都会祭奠一番,表达对他的追思。
王大顺照片
“弟弟为国家奉献了生命,现在安葬在新疆烈士陵园,我总算是心安了。”当从向长江口中得知全国寻找烈士王大顺亲人这一消息后,他和妻女拿出家中仅存的几张王大顺的戎装照和《革命烈士证明书》,全家人喜极而泣。
王大顺革命烈士证明书
“我们正在商量,可能国庆期间会去新疆去看一看,扫扫墓。”据了解,利川到新疆距离约3000公里,路程遥远,王大洲表示,一旦所有信息确认后,要亲自前往新疆祭奠,并打算将弟弟的忠骨带回家乡,落叶归根,魂归故土。条件允许的话,他会申请将弟弟安葬在利川的烈士陵园。
198座墓碑,在和静县烈士陵园静静伫立着,弟弟王大顺的墓碑也在列。他朝着南疆铁路,无声地守护着曾经奋战并献出生命的浩瀚工程。
落叶归根,不管漂泊多远,都希望能够魂归故土。在艰苦奋斗的岁月里,有许多烈士为了修建铁路永远长眠在他乡的土地上。愿英雄们的英灵早日魂归故里!
编辑|瞿双 审核|吴向海 审签|傅小棠
业务合作:0718-721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