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各级宣传部门尤其各新闻媒体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大家一致认为,“一个必须,四个牢牢”指明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五个事关”,突出阐明了中国新闻舆论工作的政治内涵;48字“廓清”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总书记重要讲话真可谓是高屋建瓴,内涵丰富,立意深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全国新闻战线在新形势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让新闻战线和新闻舆论工作者备感振奋、深受鼓舞,令广大网民拍手称赞、引发思考。
自从有互联网,广大网民的“好声音”一直占据着主流。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片面放大社会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的矛盾和不足,以此来丑化中国、唱衰中国,偏偏就是看不到改革开放30多来的长足发展与进步。极少数网民在现实生活中,待人接物往往是彬彬有礼、教养可嘉,然而回到网络世界却可能变成了一个戾气十足,随意攻击人肉他人、谣言脏话随口即来、网上发文不合法不负责的“键盘侠”。
毋庸讳言,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普及与发展,微博、微信上的虚假网文尤其一些网络谣言呈上升趋势。谣言通常假借权威、捏造数据、制造恐慌、嫁接图片、偷换概念和直击刚需,成为谣言传播常常装备的6件“马甲”。捏造谣言易,粉碎谣言难,也成为新媒体上谣言治理的一道坎。比如,从春节前炒到眼下的“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到“霸气媳妇回农村:光干活不让上桌掀翻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这两则网文都涉及到城乡差别的话题,而被多家媒体传递报道后迅速形成舆论热点。
不可否认,在一个你有“登场权利”,我有“围观自由”的时代,网络空间作为社会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一方面使信息传播、交流互动空前便利,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为谣言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沃壤。如果说谣言猛于虎,那么网络谣言则是搭乘信息化便车的“插翅虎”。看似生活在虚拟世界的网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逐渐成为现实社会的“风向标”。有人曾把“网上”比作房子的窗户,那么“网下”则是房子的大门,只有把门窗打开,坊间百姓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才能感受到网络空气的清新和阳光的灿烂。所以,新闻舆论工作要承担起“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职责和使命已迫在眉睫。
因而,我们在直面谣言四起,百态丛生的新媒体,决不能坐以待毙,等待谣言“不攻自破”,等待“谣言止于智者”。毕竟,我们这个社会上的人等,形形色色,认识千差万别,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不能及时制止谣言,下次谣言制造者必然变本加厉,更加猖狂。
用“好声音”讲述“好故事”。因此,广大网民应该勇于承担信息的纠偏和“解码”功能,不做网上“沉默的大多数”。做一个中国好网民,就是要敢做“五毛党”、多做“点赞党”,还要乐做“自干五”,汇聚起互联网正面发声、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强大力量。不要为了一时之快、吸人眼球、博得点击率,把一些污泥浊水、鱼龙混杂的“假东东”,以假乱真的传播到网上。另外,新媒体和相关部门都要提高“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水平,别为了抢发新闻而丢掉尊重事实的底线。特别是在防止二次传播的同时,及时派记者到新闻现场进行探访,并迅速发声,尽快还原事件过程,最大可能的去缩小虚假网文的负面影响,以免造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网络谣言猛于虎,重拳打击莫留情。因此,我们在牢记习总书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履职尽责,唱响时代主旋律,担负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嘱托的同时,要从我做起,人人自律,才能按下葫芦,防瓢浮起,理性的网络言论才能日益壮大,网络谣言的生存空间才能日渐萎缩,互联网才能真正成为服务社会、便民利民的公信平台。
作者: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