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担子、抓粪便,这些活儿你见过没?(小心暴露年龄)

12-19 08:56  

谭芷 胡安民 指间利川 昨天

12月16日,都亭辖区的知青欢聚一堂,纪念“上山下乡”54周年,回忆当年到毛坝地区麻山友联公社下乡的知青生涯,讴歌新时代的幸福生活,祝福麻山第二故乡越来越美好。

1964年10月初,利川县城关镇与东、西街居委会同时发出通知,要求城关镇所有的初、高中毕业生及待业青年到各居委会参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会”。动员知青们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广阔的农村中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接受劳动锻炼。

1964年12月16日早上9点钟,78名都亭知青每人带着一床棉被、一床蚊帐、一顶草帽、一朵大红花在一片欢呼声中坐上了去麻山的汽车,雄赳赳气昂昂下到毛坝地区麻山友联公社落户。

麻山友联公社是一个高山地区,海跋高达1600多米,离利川县城40多公里,这里山大人稀,道路难行,气候恶劣。晴天满山雾,雨天一身泥,冬天冰天雪地,异常寒冷。 一年到头,几乎一床蓑衣不离身。

除了药材厂分配的32名青年外,其余的青年都安排在各小队并借住在老乡家里,三四个人挤一床;大队里没有电,晚上靠墨水瓶做的小煤油灯照明。但最苦的却是劳动强度大和吃不饱饭。来到异常艰苦的环境里,年幼的知青们开始哭爹喊娘,后悔莫及,但没过多久就适应了那里的艰苦生活。

在麻山插队劳动,要过的第一关就是“挑担子”。麻山到处都是沟沟坎坎,春天送牛粪、挑水粪,夏天收洋芋、秋天收包谷、冬天种洋芋,全要靠担子挑。一天下来,许多知青的双肩都红肿了,火辣辣疼痛。但他们还是咬紧牙关,拼死磨炼,几个月后,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能挑重担的棒劳动力。

另一项“苦活”是“抓粪便”。当年农村下种时要将农家肥直接“抓”到种子上。“抓粪便”的方法是:脖子上挎一个装满粪便的“粪撮箕”,跟在打窝的人后面,一把一把地把人或畜禽的粪便放到土窝子里。“抓粪”最累的是抓牛粪,一撮箕牛粪重达几十斤,拴“粪撮箕”的绳子仿佛勒进了肌肉里,十分燥痛;最脏的是抓人粪,往往一手下去,抓起来的就是一把粘乎乎、臭烘烘的屎团、屎撅。干这种农活儿,刚开始,大家忍不住心里做呕,但没过多久青年们全都适应了。

最快乐的时候要数冬天农闲季节,虽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阻挡不了青年们的热情。他们大都能拉会唱,高中刚毕业的刘恩祥、陈桂英便带头组建了文艺宣传队,有20多名知青加入其中,每天劳作之余,他们排练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到大队、到小队去表演,不仅充实了自己的业余生活,也丰富了高山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他们还参加了毛坝地区和利川县里的文艺汇演,并获得大奖。

最难忘的是淳朴的乡情。据知青唐桂玉回忆,当年她们女知青在麻山,得到了相亲们很大的帮助。苞谷薅不走,会有相亲来帮助,洋芋挖不完,会有相亲来帮忙,担子挑不起,会有男青年来接一肩。饭菜吃不饱,会有乡亲叫去“打牙祭”。年复一年,女知青和麻山的父老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麻山的父老乡亲成了她们的娘家人,至今她们还经常“回娘家”。

最有趣的是打赌“偷鸡”的故事。那是1965年7月的某一天,大堡知青到董家坪知青那里去玩耍,看到董家坪知青喂有一群鸡,便打听谁喂的鸡子,为什么不宰来待客?董家坪知青说:“母鸡在下蛋,不能吃,但你们硬是要吃呢,除非采取非常行动,来偷得到就吃。”

本来是句玩笑话,谁知大堡知青却当起了真。这边董家坪知青也做了充分的“防盗”准备,他们将鸡窝放在床头窗户下面,先用麻绳套在窗口上,并用一块门板盖住鸡窝,再在鸡窝上面压一个大石磨。心想:“大堡知青来“偷鸡”,必然会惊动他们,那么,他们这场游戏就不成功。”

那边大堡知青为了智取母鸡,五六名知青便开始演习,看谁的手脚轻谁就去端鸡窝,当晚就去把鸡子“偷”来煮着吃。大堡知青通过训练,选出了最佳“盗窃手”。到了晚上10点左右,大堡知青就出发了,刚到董家坪地坝,就听到屋里知青又在唱歌又在拉二胡,又在聊天,十分热闹。

大堡知青就商量等他们睡了再动手,但等了一个多钟头,董家坪知青还是没有睡意,继续热热闹闹地聊天,于是,大堡知青趁浑水摸鱼,蹑手蹑脚地来到窗口下,一个端开门板,一个端开石磨,一个把鸡窝抱起就跑。大家跑到公路边了,就把三只母鸡捉出来,然后,又把鸡窝还回去,并风趣地附上一张条:“快来喝鸡汤 大堡人!” 

到了深夜一点左右,董家坪知青因为没有听到什么动静,以为大堡知青不敢来“偷鸡”了,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没有看见鸡子,却看见了一张纸条,大家拿着纸条跑到大堡,果然给他们留有一碗鸡汤。这令董家坪知青又好气又好笑。

这件事至今谈起来还记忆犹新,大家仍然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便是麻山知青下乡留下的美谈。

虽然麻山极度贫穷,但麻山知青却过上了“共产主义生活”。在麻山友联公社插队的知青时间长短不一,最短的两年,最长的达十年,大多数是三、四年。集体最兴盛的两年78人“全数在此”,最萧条的时候只剩下1人。

但自始至终,他们都“在一个锅里搅饭勺”,即不论男女生,不论饭量大小,不论回家时间长短,每个人从队里分的口粮、瓜菜都全部入伙归公,其他费用也一律平摊,为集体干活儿、种自留地、磨面碾米或干其他事,个人误工多少也一律不计。担水、做饭大家轮流做,每人一周,其他人如果不下工早,肯定会来帮忙。吃饭是大家聚会的最好时机,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在集体生活中,他们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矛盾,大家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体谅,情谊深厚。

1978年之后,麻山知青相继返回城里,国家给这批知青安排了工作:有的成了部队医生、有的成了人民教师、有的成了建筑工人、有的成了工程师、有的成了企业家、有的成了公务员、个体经营户……个个都过上了舒适的生活,且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今年12月9日,在麻山知青下乡54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夕,知青李福全、李敬静、胡安民、唐桂玉、宋清华冒着风雪再次去到麻山探望父老乡亲,乡亲们听说知青们回来了,竞相来到乡亲董明登家里,与他们围炉畅谈当年的知青生活,大家笑容里噙满了激动的泪珠。

改革开放40年来,麻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土坯房、茅草房消失了,拔地而起的是一栋栋宽敞明亮的小洋楼,许多家庭还添置了小轿车。昔日的“煤油灯”不见了,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电话联通山外面;通往麻山的黄泥巴公路不见了,黑色光亮的泥青路通到了家门口……目睹着这一切,知青们倍感欣慰。看着身边的一系列变化,知青们的脸上挂着满满地祝福和感动。

重走下乡路,重唱老歌曲,无不显示出知青们久别重逢的喜悦与激动。老知青李敬静说:“回到麻山,就像回到了久别的娘家。我们带着半个多世纪的思念,寻探当年的父老乡亲,寻觅当年知青的足迹,寻找农村的新变化。我们忘不了农村生活的苦与乐,忘不了村头树梢的日月星辰,忘不了在地头田间与乡亲们共同劳动,更忘不了最美丽的青春岁月、最珍贵的知青情谊……”

编辑|周洵   审核|吴向海   审签|傅小棠 

             业务合作:0718-721133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