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记者 牟联文 通讯员 谭大勇 陈晓莉
盛夏时节,置身利川脱贫攻坚主战场,党建引领的磅礴力量激荡人心。4600余名“尖刀班”队员,扎根扶贫村,吃住在村;“引凤归巢”的“双强”书记、中青班学员、助力发展的“候鸟型”人才,纷纷以实际行动投身该市脱贫攻坚大决战之中。
近年来,利川市注重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努力谱写“大党建”引领“大脱贫”的新时代华章。
建强基层组织
7月2日,在镇里开完扶贫调度会,冉顺祥来不及回村办公室,直接到中坝村四组实施环境整治。为进一步改善全村环境面貌,村“两委”决定以四组为样板,拆除长期不用的猪牛圈和无人居住的废弃房、空心房。
冉顺祥是谋道镇中坝村党支部书记。他原是重庆市酉阳县人民武装部政委,自主择业多年。去年,他响应利川市“聚力脱贫·引凤归巢”行动号召,主动回乡任职并当选中坝村党支部书记。
一年多来,冉顺祥吃住在村,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带领乡亲发展大黄、山桐子等产业,筹资1300多万元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利川是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6.9万户21.6万人,要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小康的目标,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等诸多困难。
针对基层村干部力量薄弱、村干部素质不强难题,该市出台《关于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双强”书记培育的十条意见》,分期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选送优秀党组织书记进高校学习,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服务群众能力和履职本领,实现党支部书记“党性强、能力强”目标。
2018年4月,该市开展“聚力脱贫·引凤归巢”行动,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优秀人才回乡任职。经过严格选拔,共选派46名能人志士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招聘60名优秀青年到村担任书记(主任)助理。
该市还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库,推行村后备干部挂职培养制度,落实一线锻炼措施,梯次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两委”委员后备人选;每年定向从村干部中招录乡镇机关公务员,过去两年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23名,增强了村干部岗位吸引力。
汇聚发展力量
6月27日,利川市2019年“清江源”大讲堂第一讲在该市传媒剧院开讲,湖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意峰主讲“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与路径”,当地涉旅企业及社会各界500余人聆听讲座。
余意峰是利川引进的“候鸟型”人才之一,该市文旅局特聘她为全市旅游发展顾问。借助旅游产业特别是乡村民宿的飞速发展,该市引导鼓励更多“候鸟型”人才在健康养生的同时更好融入利川、服务利川。一批“候鸟型”专家纷纷献智献策,助力发展。
6月15日,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首席顾问肖梅如期到利川妇幼保健院产科坐诊,为孕妈妈们答疑解惑。从去年6月起,肖梅定期到利川开展医疗志愿服务,帮助该院产科解决疑难病症,服务已满一年。
今年4月,利川市与湖北省高校离退休工作研究会签订《共建“老有所为”服务平台合作协议书》,并挂牌成立利川市“候鸟人才”基地武汉联络处,充分发现和挖掘全省离退休老教授这一人才“富矿”。
6月中旬,湖北大学离退休党员骨干培训班在利川举行,当地优良的生态,凉爽的气候给70余位老专家、老干部留下了深刻印象,多位老同志当即报名加入“候鸟型”人才队伍。
目前,利川已在全市建立“候鸟”人才工作站12个,600余位“候鸟型”人才被纳入市级数据库,成为助推该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兴力量。
今年清明节期间,利川市成功举办第二届“利川人”大会,近300名乡贤回乡共襄发展。自去年首届“利川人”大会举办以来,大批在外创业的利川人共带回投资50亿元,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多措并举育人
近年来,利川市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兴市工程,抢抓政策机遇,多措并举培育人才。
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好干部“选育管用”工作。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创新党政干部储备选拔方式,着力强化政治训练、实践锻炼,让干部到基层一线、困难艰苦地方、关键吃劲岗位历练。
近几年,全市累计选拔127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脱贫攻坚、城镇建设、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一线”实践锻炼,多人得到提拔重用。该市“党校+高校+驻扶贫村任‘第一书记’”的培训方式还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批示。
该市2018年中青班30名学员分赴全市扶贫一线,跟随“尖刀班”扎根基层,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学员邹方琴在利川最偏远的文斗乡碑梁子村驻村一年多,吃住在村,真情扶贫,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深得村民信任,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点赞。
利川市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萧山对口帮扶、省委“616”工程、黄石市对口支援等政策机遇,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着力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实施“走出去”育才。依托省直部门资源平台优势、杭州萧山区人才技术优势,累计选派78名党政干部、专技人员到省直部门挂职锻炼、赴萧山区跟班学习。
实施“请进来”育才。诚邀优秀学者、知名专家等来利川开展学术交流、教育培训、技术指导等活动,提升专技人员水平。仅去年,萧山区就选派52名专家来利川开展教育、医疗、农业等技术指导。去年,该市还争取到省派“博士服务团”服务基层计划和“贫困地区产业特职人才支持计划”人才支持机遇。
实施“合作式”育才。通过组建研究所、项目合作、科研技术合作等方式引进培育人才,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黄连道地药材研究中心、木本油料研究中心、中国莼菜研究所等科技创新平台,引进院士、博士等高素质人才服务利川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