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 利川 (2019.08.01)

08-01 09:28  

今日:多云有阵雨;21-31度。

明日:多云局部阵雨;21-30度。


〓〓上级部署〓〓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警衔仪式,习近平颁发命令状并向晋衔的军官警官表示祝贺。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

●日本关西地区“对话湖北”活动将在汉举行。


〓〓本地要闻〓〓

7月29日晚,2019年湖北省广场舞联赛利川分站赛精彩开赛,来自省内各地的24支队伍参加了此次竞赛。在分站赛中获得前4名的团队,将获总决赛参赛资格。

●昨日,沙玉山到东城街道交椅台村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昨日晚,《扶贫政策直播间》第四期电视节目开播。

●利文线水毁修复工程正式动工,预计9月底恢复通车。

●截至目前,市市场监管局共签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承诺书380份。

●市人民医院多措并举满足“候鸟”就医需求。

●建南镇走村入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凉雾乡建成全国最大的莼菜基地。

●忠路镇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

〓〓州内动态〓〓

●张富清先进事迹报告会昨日在京举行。

●州领导开展“八一”慰问活动。

●《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发布,恩施扬琴和宣恩三棒鼓纳入发展计划。

●恩施市扎实推进“河库长制”提档升级。


〓〓学习实践〓〓

【坚定信心,着力办好自己的事】

——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

  增强信心、保持定力、坚定底气,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科学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大势,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既指明“怎么看”、又明确“怎么办”,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主动作为,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奋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打好三大攻坚战,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半年,我国经济大盘“稳”、结构调整“进”、新旧动能转换“亮”、消费升级空间“扩”,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同时,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各项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和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强大国内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加上应对风险挑战的政策储备仍然充足,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做好当前经济工作。

从长期看,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具备充足支撑条件。我国有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1亿多个市场主体,这是巨大资源潜力;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今年上半年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0%,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在继续巩固,这是强劲内生动力;去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6.1%,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动能不断壮大,这是蓬勃发展活力。事实充分表明,我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程。在新的征程上,我们既要坚信中国的发展前途光明,又要充分认识道路曲折、困难很多,必须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新动能加速提升,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增长持续性不断集聚,为应对外部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大的腾挪空间。还要看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扎扎实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埋头苦干中增长实力,在改革创新中挖掘潜能,在积极进取中开拓新局,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速发展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和充足的政策空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中国经济航船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摘自《人民日报》)

【做实产业扶贫大文章】

近日,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洪天云率调研组来我州调研脱贫攻坚时指出,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要结合恩施独特的绿色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实现农民脱贫致富。

长期以来,产业发展因受基础设施、技术力量、市场风险等因素制约,导致产业扶贫成了脱贫攻坚的艰中之艰,必须下大力气、出硬措施,做实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

精细规划。合理精细规划是确保产业扶贫有章可循的先导。要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审定的工作流程,精筛细选,将与脱贫攻坚密切相关的、发展势头好的产业纳入项目库。定期对项目库进行全面核查,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确保产业扶贫的精准性、持续性。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恩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引导贫困村组立足本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突出规模效应,大力发展连块成片、连片成面的支柱产业;实行专业化布局、区域化和规模化生产,全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细化完善“一户一策”方案,把贫困群众链接在产业链上,实现稳定脱贫增收。

壮大主体。建立健全“公司+合作社+农户”及政府、市场主体、农户、银行、保险五位一体的产业精准扶贫机制,重点培养本土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转变经营理念,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主动结对帮扶农村贫困人口,建立利益联结与分配机制,实现抱团式、一体化发展。

强化保障。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对特色产业发展好的贫困村及贫困户按照一定标准实行奖补,提升其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全面加强对贫困村及贫困户的技术指导,确保产业扶贫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行金融扶贫,通过小额信贷等形式,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全面推动产业发展壮大。(摘自《恩施日报》)

(本期编辑:思飞  审核:周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