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场又点兵 军官转战脱贫攻坚 ——“最美退役军人”冉顺祥扶贫记

08-02 15:55  

中国利川网 通讯员 周志英 张程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于冉顺祥来说,脱下军装解甲归田,并不意味着廉颇老矣,而是转战另一片沙场,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在脱贫攻坚的战场冲锋陷阵,决胜全面小康。由于扶贫工作突出,2019年建军节,冉顺祥被评为利川市十大“最美退役军人”之一。

冉顺祥原籍湖北省利川市,正团职干部,于1979年从军入伍,2008年退役自主择业,曾任重庆市酉阳县人武部政委酉阳县委常委等。2018年应利川市谋道镇中坝村老党员和广大村民的邀请和恳求,回原籍参加了该村村支“两委”换届选举,高票通过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中坝村群山延绵,山高沟深,平均海拔1350米,属典型的高山地区,曾是一个闻名远近的“空壳村”,2015年,该村党支部还被评为“全市软弱涣散党组织”。地理上的劣势加上村级组织领导乏力成为制约该村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

村集体经济一片空白,村民没有支柱产业,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的家事……一切大事小事,冉顺祥都看在眼里谋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当一天天的努力工作,一项项创新举措终于换来有目共睹的脱贫成效,冉顺祥从当初的众望所归到现在的不负众望,成为广大村民们心中口中名副其实的“好”书记。

过硬的工作作风是事业成功的保障。为根治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的顽疾,改变村干部多年来养成的陋习,上任之初,冉顺祥以军人的铁腕从上班纪律、扶贫要求等方面制定了条条禁令,形成系列制度,真正做到特面无私,以制度管人和管事。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2018年以来,在冉顺祥带领下,中坝村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6个。硬化村组级道路26公里,新修1.4公里产业路;新建人畜安全饮水池17口560立方米,安装管道12000米;电网改造新增变压器2台,改造1台,通电率达100%;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和百姓大舞台2000平方米;新建垃圾屋16座,维修4座,新建公厕2座;在村文化活动广场安装高架灯4盏,村级主干道安装LED路灯60盏;建成2000平方米公共区域绿化带;安装天然气入村管道2.8公里。

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冉顺祥与驻村工作队一道确立了以村级产业为示范基地,引进龙头产业带动村民积极参与的发展思路。2018年村里成立了利川市石葫芦生态农业产业园,冉顺祥鼓励村民以土地流出租,资金入股,到基地务工、参与管理等多种方式参与经营。目前,在村集体经济的示范作用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与市场主体签订产销订单,协议由市场主体负责技术指导和保底价收购等方式,将特色产业发展成“一长一中+N短”模式。同时,扶持培育了联兴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村民争取到谋道博云农贸市场无偿提供3个农产品销售摊位。

在冉顺祥的带领下,中坝村走出了“空壳村”的历史。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贫困户特色产业实现全覆盖,农民收入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下一步,冉顺祥还将带领村民起步做民宿。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冉顺祥认为村里的事是大事,群众个人的事也不是小事。中坝村三组的贫困户邓福国,今年56岁,多年在外务工,单身一人,由于常年和家里失去联系,家里的田土全部被分出去了,家乡房子年久失修,几年前回到家乡,在利川城区租房子靠捡垃圾为生。

冉顺祥得知这一情况后,找到邓福国,详细了解其具体情况。今年5月,冉顺祥和驻村工作队帮助邓福国住进了扶贫房。考虑到住得下去还要生活得下去,冉顺祥还同驻村工作队商量,为其置办了家具,并安排其当村里的护林员,同时负责管理水池水源的管理,一年可有5000元工资收入,不但解决了邓福国的生活问题,还让他有了结婚的打算。今年6月,邓福国又找到冉顺祥希望弄点周转资金买个电动车在村里拖垃圾,增加收入,为结婚做准备,考虑到他护林和水池管理工作都很尽责,冉顺祥毫不犹豫私人借他3000员买电动车。

中坝村的一位村干部以前在村里工作,常常觉得吃力不讨好,想外出打工,后来在冉顺祥的带领下,不但工作得到村民的高度认可,自己收入也有提高,就再也没有“二”心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