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宗派
老屋基老街
古代利川地方属蛮夷住地,是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人长期集中居住的地方。清光绪《利川县志•序》载:“考利川县,置于我朝雍正十三年,其县境奄有前明忠路、忠孝、施南、建南、沙溪五土司,上下支罗及施州卫都亭里地。
据我学习考查,“利川”县名来源有以下四种:其一,利川东临荆楚,西靠巴蜀,北瞰巫峡,南通潇湘,地势险要。古为巴国要塞及川鄂商业孔道,保土英雄巴将军蔓子的忠骨在都亭山埋葬,川盐西出东进的石板古路至今在齐岳山上及大河碥岸边残存,于战于商,有“利”于“川”,故名“利川”。其二,元代利川曾有“暗利砦”(根据解放初期大塘小学门前曾挖出大量瓮罐葬实物及大塘西街有老城墙遗址推测,暗利砦遗址可能在今大塘一带)之设,襟带夷水,故名“利川”。其三,源于“需”卦“利涉大川”。语出《周易•需》:“利”为“宜”,“涉”为“渡”,“大川”为“大河”。意为虽有险阻,亦可通过。《彖》说:“利涉大川,往有庆也。”清代改土归流,鄂西裁各土司建县,县名多来源于《易经》,故名利川。其四,清江古名夷水,源于利川,其水清照十丈,夹岸平川广野,鱼盐所出,土地肥沃,产富物丰,草木香蒸,烟波横艇,实为有利之川。县以水名,故名利川。以上四说,各有出处,然而,土人独尊其四。
毛坝鄯泥坝老街
清乾隆元年利川建县,府址先在大塘,后设府址于官渡坝粗石,结棚为市。嘉庆时白莲教在利川活动极为频繁,知县陈春波为防白莲教进攻,用条石、火砖修筑城门四座,分立于东南西北四条要道的出城口上,堪定蛋形城基周长三里三分。据我父亲说,在整个城市选址过程中尝水试土,讲究堪舆,不仅引进了一些中原城市建筑的理念和技术,而且,也和当地土人的建筑习俗、技术有着较好的结合。利川城址大环境的选择比较容易,中部为一高山大盆地,东有“玉笔朝天”(金子山),南有“八宝炼丹”(八宝观山),西有“万里城墙”(齐岳山),北有“卧龙吞江”(三层岩下落水洞),四周高山环绕,水口紧慎,主山绵远,少主山状若覆钟,龙虎沙山排列有序,中部平坦,明堂开阔,清江若玉带环绕,土地肥沃,竹木葱茏,风光如画。在盆地中部建立城池,不仅符合当地土家族人外沿紧慎,内部通达开阔的建筑环境选择、审美追求标准,而且有利于以后人口及城市范围的发展和扩大,因此,流官土民,皆大欢喜。然而,在县城小环境(具体落穴)的选择上,却颇有争议,很费了一番功夫。据传,关于城址小环境选择,当时本地人曾力主选在清江源头佛宝山下之清水塘,而流官、屯兵则力主选在覆钟山下之粗石(今城址)。后来将两地进行反复考察和比较:称土,清水塘较轻;粗石较重。看水,清水塘位于接近清江源头之南岸,滩多水浅,土地正对水头,易被冲刷流失;粗石位于清江中段北岸,地面属“纳”,水量大而迂缓澄清。比山,清水塘背靠佛宝山,山势从西向东,一峰独立,后为齐岳山横亘,纵无层次;前无遮拦,沙山左近右远,有开无合。粗石背靠覆钟山,山势由北向南,层层叠叠,渐高渐远,直达寒池高峰,来龙绵长。左右沙山如雁翼一翅儿摆开,有如雄鹰腾飞。明堂前案山木梳、洞巴、马鞍三山如品字陈列,清江如玉带缠绕,整个地像如官升堂,如士抚案,如星拱北,喻意深远,极为壮观。度势,清水塘偏居西南一隅,翻山即为原忠路、建南、龙阳、龙潭诸土司据点,东距施南府城太远,不利于改土归流成果的巩固和发展;粗石位于盆地中部,东南西北有元明朱砂、官渡、马桥、木栈、孙家、三渡、南坪、支罗、上元里、下元里、中坝、大坝、松木、擂鼓、马道诸屯所护卫,不仅离原土司据点较远,而且距施南府城较近,有利于改土归流成果的巩固和营造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正是经过上述的考察和比较,最后才一锤定音,将县城城址定在覆钟山下茨竹坎原谭氏祖坟山粗石一带。
(未完待续)
编辑:卢华 责任编辑:谭莉 审签:古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