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全力支持配合企业招工。鼓励职业介绍所、劳务派遣公司等中介机构为园区企业引进务工人员,每引进务工人员一名且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按3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以下简称乡镇办)为园区企业招工,每招录务工人员一名且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按300元的标准补助工作经费。外出就业的利川籍人员到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且将养老保险转入本市并在本市续交一年以上的员工按个人实缴金额返还,一年一兑现,补贴期限为两年。
企业吸纳在校大学生参与实习实训。在我市企业参加实习实训的在校大学生,由政府统一购买意外伤害险并发放实习实训补贴。补贴标准为:大专在读1000元/月、本科在读1200元/月、硕士在读1500元/月、博士在读2000元/月,补贴最长不超过3个月(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补贴不超过6个月)。(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利川经济开发区、各乡镇)
第二条 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对于园区内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市委人才办会同开发区一事一议统一认定后,实施基本住房保障政策,支持开发区加快建设人才公寓、职工集体公寓及相关生活服务设施,市政府每年预留一定比例的公租房进行临时安置;实施购买住房奖励政策,购买首套房的个人,经企业考核推荐的可享受购房奖励,奖励标准为:购房人工资薪金及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税由市财政局全额奖励给纳税人;购房补贴按照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计算,每缴纳保险满1年一次性补贴1万元,夫妻双方同时符合条件的,共同出资购买的首套房可同时享受奖励政策,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20万元。(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委人才办、利川经济开发区)
第三条 对稳定新增就业人群的企业进行奖励。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上年末缴纳社会保险人数的基础上,每净增加1名员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且缴费一年以上的,市内的员工按500元/人、市外的员工按600元/人的标准对企业进行补贴。(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第四条 对园区内生产经营环节纳税多的企业和优秀员工进行奖励。招商引资企业按照《利川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清单》执行,非招商引资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优惠政策清单规定期限以外的年实际纳税额在100-500万元(含100万元和500万元)的按8%的标准、500-3000万元(含3000万元)的按10%的标准、3000万元以上的按12%的标准对企业予以奖励。对园区企业每年评选50名优秀员工予以奖励,奖励标准为5000元/人。(责任单位:利川经济开发区、市财政局、市税务局)
第五条 保障职工落户便捷。企业从市外招聘的高层次人才在我市购房和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以及市内外工人在园区务工,愿意将户口迁入园区所在的村(社区)的,企业所在的村(社区)应予以接收。(责任单位:东城办事处、元堡乡政府、汪营镇政府)
第六条 保障职工上下班公共交通。根据需要,加大元堡和青龙方向公交车辆发班密度,延长收班时间;标准化厂房、循环经济产业园企业入驻后,开行集中定点式定制公交或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提供特定时段的上下班定点接送服务,满足园区企业上下班公共交通需要。(责任单位:市道路运输管理所)
第七条 保障职工子女入学。在园区企业务工一年以上且缴纳养老保险的园区企业职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市外户籍凭企业聘用合同和利川经济开发区出具的用工证明,到指定学校登记并参加该校新生录取;市内城区户籍凭户口薄到指定学校登记并参加该校新生录取;市内非城区户籍凭企业聘用合同和利川经济开发区出具的用工证明到指定学校登记并参加该校新生录取或随机派位(摇号)。在学校有空余学位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园区企业职工子女转学需求。(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第八条 关心职工身心健康。组织健康教育宣讲团队进企业,普及健康知识。开展企业从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体检合格发放健康证,确定市人民医院、市民族中医院、东方和谐医院、东城卫生院为园区紧急救治与体检定点医院。鼓励企业每年安排职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市财政按每人体检费的50%给予补助,最高每人补助不超过400元。(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财政局)
第九条 营造良好法洽环境。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部门检查实行联合“一次到位”,做到“两随机、一公开”;积极推进入园企业法律顾问全覆盖,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和职工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责任单位:司法局、利川经济开发区)
第十条 提供便捷生活服务。供水、供电、供气、网络通讯、有线电视等部门在受理园区企业用户报装等业务时,办理业务所需材料交齐或签订合同(协议)后,按照《利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利政办发〔2018〕43号)精神,认真履行服务承诺、服务流程、服务时限。(责任单位:利川夷水水务发展有限公司、供电公司、民生天然气公司、通讯公司)
编辑:卢华 责任编辑:谭莉 审签:古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