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大攻坚】张慧:贫困群众是亲人

09-16 21:37  

中国利川网 全媒记者 牟联文



张慧将中秋礼物交给胡昌前

惦记着胡昌前夫妻俩的生活情况,中秋节前一天,张慧专程从城里买了一包礼物前去看望。

张慧是元堡乡扶贫办主任,正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一大早处理完几件当紧的事,张慧就急匆匆开车前往元堡乡东槽村贫困户胡昌前家。

胡昌前家位于东槽村一个无名山顶,小地名叫胡家垭口。开车到通村水泥路的尽头,接下来是3公里的机耕路,普通车辆根本无法通行。

20分钟后,气喘嘘嘘的张慧终于爬到山顶。远远地就看到一栋一层楼的小平房,那就是胡昌前的家。屋前是一片成熟的玉米,屋后是长势良好的大黄,房屋最显眼的莫过于房顶的水塔。



张慧(右)在跟张尚梅交流

看到张慧,胡昌前妻子张尚梅跑了几步,拉着张慧的手,嘴里咿呀呀说个不停,双手一边比划,一边指着门前的家庭医生服务明白卡。

今年47岁的张尚梅先天聋哑,体质不好,无法从事体力活。丈夫胡昌前老实巴交,又无一技之长,为了照顾妻子,也只能呆在家。

去年3月,组织上安排张慧对口帮扶两户贫困户,胡昌前就是其中一家。第一次走访,张慧了解了胡昌前家属低保贫困户,夫妻俩一个月有低保640元,但张尚梅还没有办理残疾证。

“办证后,护理补贴加生活补贴,一个月可以多150元收入。”走访回来,张慧立即跟市残联报告相关情况并对接办证事宜。

按照规定,办理残疾证必须当事人本人前往。第三天,张慧又到胡昌前家,准备带张尚梅到残联办证。但张尚梅对陌生人心怀戒备,不管怎么做工作,她就是不去。

原来,由于胡昌前不懂哑语,夫妻俩沟通很少,张尚梅更无法跟外人交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封闭性格。

知道了原因,张慧到胡昌前家的频率更多了,还把自己的衣服选了几件送给张尚梅。

为了更好的交流,张慧又通过网络学习哑语,还到残联和特校请教。她的努力没有白费,一个多月时间,到家四五次,张尚梅慢慢对她熟悉了,也愿意跟她交流。

去年4月的一天,张尚梅跟随张慧到市残联办理残疾人证,拿表、照相、填表,又到中医院鉴定,张慧全程陪同办理。

在村里公示后,张慧又准备帮助其申请残疾补贴。她发现,家里存折户头,开户名都是胡昌前,按规定,必须要有残疾人本人的银行账户。随后,张慧又花了大半天时间,带张尚梅到城里办了邮储银行账户。

胡昌前家住于山顶,最大的困难是吃水,过去一直是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挑水吃,十分不便。去年,张慧自掏腰包买了水塔和水管,又和村干部一起,把水塔安装到位。

家里吃水方便了,张尚梅十分高兴,拉着张慧的手又唱又跳,之前的戒备心也没有了。

得知张尚梅后背长了疮,张慧又买好药膏,托人带给张尚梅,时刻关心他们的生活。

群众脱贫,产业发展是关键。去年,在张慧斡旋下,元堡义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帮助胡昌前家发展了两亩马蹄大黄。眼下,屋后的大黄地里杂草丛生,张慧鼓励胡昌前抓紧时间把杂草除了。再过一年多,大黄就可收获,一亩收入可达万元,这给了胡昌前很大的鼓励。按照约定,有一半的收入归他所有。

返程前,张尚梅捧着自己采摘的野生猕猴桃,非要张慧带回家吃,且不容许拒绝。“只有把群众当最亲的人,群众才不会忘记她。”同行的东槽村书记仇鸾新如是说。

编辑:卢华   责任编辑:谭莉    审签:古学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