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崖墓

09-19 10:00  

□谭宗派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建南镇建南河及油草河两岸的石英砂岩崖壁上。时代:始于晋隋(最近有专家认为始于汉)。2008年3月,七孔子崖墓、白石溪石龙坝崖墓、石板滩崖墓合并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金竹湾公布为湖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一)

利川建南境内溪河交错,高山耸峙,由红褐色石英砂岩构成的丹霞地貌五彩斑烂,是恩施州古代先民二次葬崖墓集中呈现,数量最多,保存较好的地方。传说古代蛇死人蜕皮,人老、病,置于高崖洞中,七天七夜,善者蜕去旧皮,重获美妙青春;恶者悲呼号啕,化为脓血。所以,当地居民一直把这些崖墓叫作“蜕皮洞”、蛮王洞或者“仙人洞”。经过文物普查和补查,已在白竹坝、白羊渡、沙嵌、中步营、踏水桥、兰家寨、破石板、兴隆场、大王坝石龙包、土坝嵌、芋儿沟、龙头溪、太平镇及谋道船头寨等处发现崖墓40余座,这些崖墓一律由古人在石英砂岩上挖凿而成,分地集中成为数量不等的崖上墓群,墓在崖上,崖下非溪即河,墓门高离水面十数米或者数十米不等,石英砂岩陡峭光滑,多数难以登临,少数至今无法登临,居高、临水、凭险是利川建南崖墓的显著特点。建南崖墓型制规则,在同一墓群中除有一个横长方形的墓门外,其余墓门高、宽各为1.2米左右,形近正方。横长方形墓门者,门下角多有二小园孔,无墓室及雕饰;正方形墓门者,其门之左、右、上三方一律雕凿成三级门框,下方雕凿成二级阶梯,个别门楣上浮雕人物形象。墓道多数高0.92米,宽0.65米,深0.6米,与墓室间无间隔设置。墓室内干燥通风,底面平坦,宽1.7米,深1.67米;四壁高0.93米;墓室顶面略略窿起,顶中心至墓室底面高1.1米。墓门或居中,或偏于墓室中轴线之一侧,或左或右,情况不一。

(二)

建南崖墓数量多,分布宽,延续时间长,现择其大要概述如下:

【七孔子】七孔子位于建南镇联合八组羊渡河(阳洞河)两岸,共有崖墓九座,八正方、一长方。一门框上角有裸体人物浮雕;1983年夏,修路民工王尊然冒险进入白羊渡“七孔子”,取出圆木小棺一具,可惜其实物尽被抛入河中冲走。

崖墓壁上所刻鱼文

【石龙坝崖墓】石龙坝属建南镇白石溪大王坝石龙包,共有崖墓四座,三正方,一长方。长时期内,利川建南崖墓一直是一个神秘的谜。一、二次文物普查中,文物工作者虽也曾进入十余座崖墓考察,但都空无一物。直至1988年11月23日,白石溪大王坝石龙包崖墓群内楠木小棺的发现和清理,这一神秘的谜底才算基本揭开。白石溪大王坝侧石龙包距利川市城120公里,传说古为蛮王住所。故名。该墓群由四座崖墓组成,墓门一横长方、三正方成梯形状排列。

最低墓门距水面约300米,距群墓所在岩脚4米,四周群山奔腾,老岩峥嵘,人迹罕到。在群墓下层一墓室内右侧放存楠木棺材一具,长1.45米,高0.34米,宽0.39米;内空长1.24米,高0.23米,宽0.28米。无棺床设置,棺底腐朽严重。棺内树叶覆盖人体白骨多件,经清理为头、肋、脊椎、股、胫、骨盆等大骨,无小骨。头颅最大长17.9厘米,最大宽14厘米;股骨右侧最大长47.8厘米,左侧最大长48.2厘米;胫骨右侧最大长40厘米,左侧最大长40.5厘米;肱骨右侧最大长33.9厘米,左侧最大长33.5厘米。经初步鉴定,墓主生前为一身高1.8米左右的男性壮汉。棺内除干净白骨外,尚有少量油桐果核放置头颅两侧,同被壅于树叶之下。树叶多数仅存叶脉,从尚存之形状、大小、结构辨认,皆为青岗树叶,无其他杂叶和器物发现。古人棺葬崖穴,弥高者为贵。白石溪大王坝石龙包崖墓群中,除在下层一墓室中遗存楠木小棺一具外,上层一墓室中尚有岩画三壁保存较好。该岩画以墓室正壁、右侧壁及顶壁为底,一律单线阴刻。正壁上方刻一圆圈,形似太阳,正中刻一大鸟,昂头前伸,双翅展开,有如仙鹤起舞;右侧壁下刻水波纹,水波纹上用四条粗壮直线把壁面竖分为三片,每片上再用细线刻成无数双向延续的规整图案,形如门面及窗棂雕花;顶壁刻方框交错,有如古建之藻井。整个岩画古朴简洁,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墓主生前地位和当时当地的文化发展状况。

崖墓壁上所刻汉阙

【金竹湾崖墓】位于建南镇益塘村1组。墓口朝东,面积约100平方米。共9孔,有长方形和方形两种。西边7孔布局较密,东边2孔布局较散。最西3孔系依天然崖嵌略加打凿而成,西至东第4、5孔孔口内侧有榫槽,第6孔内侧刻有一鱼形图案,第7孔内侧单线阴刻汉阙图案一个。金竹湾崖墓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密,有借岩嵌稍加打凿而成的;有完全在崖壁上精工打凿的;有几个相联的、有独立分开的;形制多样,品种齐全,在建南崖墓中少见。特别是墓室内的鱼、阙石刻图案在利川崖墓中系首次发现,弥足珍贵,具有极高的保护、研究价值。

【石板滩崖墓】位于建南镇明星村4组,小地名破石板。共11个洞室,分布在岩嘴的南北两面。南面3孔呈“一”字排列。北面8孔不规则的分两组3孔和一组2孔排列。洞口近方形,高宽0.8米左右,精细规整。穹隆顶洞室一般宽2.4米,高1.1米,深2米。洞室内无遗物。

【中部营崖墓】位于建南镇中部营村5组。洞室一,洞口近方形,内收二级。崖壁高险,洞内情况不明。

(三)

今利川建南等地,隋、唐属清江郡。《隋书地理志》载:清江诸郡,多杂蛮左,“其死丧之纪,虽无被发袒踊,亦知号叫哭泣。始死,即出尸于中庭,不留室内。殓毕送至山中,以十三年为限。先择吉日,改入小棺,谓之拾骨,拾骨必须女婿,蛮重女婿,故以委之。拾骨者,除肉取骨,弃小取大”。根据上述记载和实物,我们认为:利川建南崖墓属獠人拾骨藏,其具体始建年代至少也不应迟于晋隋。其下限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利川谋道仍有人在凿穴为墓。

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建南凡有崖墓遗存下的溪河上都有以女性生殖器为内容的名称和传说,如“哈二塘”、七孔子下河中的景致故事以及七孔子上的裸体人物高浮雕等。根据这些遗存,我们认为,建南崖墓不仅与人类生殖崇拜有关,而且与古老的母系氏族社会有关。生屋死墓,生活在利川山区一带的古人多穴居,因此,我们认为棺藏崖穴不仅是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理念和习俗,而且,也是他们对自己出生地的一种纪念和对将来居住追求的描绘。最近一位国外考古专家把建南崖墓的始建年代认定为“汉”的看法,我们认为是有道理的,也许其准确始建年代还有可能会更早。

“施州城北都亭山,悬崖百丈渺难攀。上有墓门一十二,云是蛮王葬此间。”“当年曾作西南长,姑缯壁垒坚无两。花铃芦管散云烟,漆齿雕题埋土壤。”利川古人漆齿、棺葬崖穴古代典籍已有明确记载。我们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其墓葬型制除建南崖墓这种人工在石英砂岩挖凿而成的规整墓穴而外,还有一种就是将棺材直接安放或埋葬于石灰岩的天然岩洞或岩隙之中。墓主人的民族族属既有土家族苗族也有其他民族。关于土家族集居区内现存崖墓,过去有专家认为:天然崖洞葬与三峡悬棺葬有相同特点,时代一般较早,应当属于巴族遗存。崖龛葬源自西晋时期沅水上游贵州松桃地区的同类墓葬,其族属可能是分布在五溪地区的五溪蛮,最可能是“獠”和“仡佬”的遗存。西晋以后,分布在渝黔湘鄂四地交界处的猫、猺、獠、獞、仡佬等少数民族从五溪沿酉水往北迁徙至湖北清江建始一带,再向西进入龙河流域。其时代多为宋代。土家族集居区现存崖龛墓、崖洞墓多属二次葬,数量多,分布广,形制奇特,从古至今延续时间极长,分布范围极大。我们认为以上专家的论断是有依据的。但是,用我们的实地发现和上述专家的认定对照,我们还发现:利川崖墓的起始时间很早,延续时间很长。从四川及三峡两岸一些古代巴人的土坑墓、崖墓的发掘成果看,巴族、土家从古至今,其墓葬形制既有土坑墓,也有崖墓。无论是古代巴族或现今土家,其墓葬形制的形成,不仅与他们的信仰、追求、习俗有关,而且,也与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关。生活在平阳大坝的巴族、土家多用土坑葬,生活在砂岩地区的巴族、土家多用崖龛葬;生活在石灰岩地区的巴族土家多用天然岩洞葬。生活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的不同民族,采用相同的葬式。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的同一民族,采用的葬式而有所不同。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仅仅用墓葬形制来判定其民族属性,有可能会错过一些真实的东西。

石板滩崖墓

建南崖墓是古代一个少数民族(獠族)聚落首领的墓葬,墓中遗物、岩画是墓主生前地位和当时当地的文化发展状况的实物证据。据考,东汉晋隋时期,利川建南一带曾有獠族聚落存在,唐宋以后消失,元明时期土司兵丁中有“某佬仡”记载,地名中有“漆獠坝”记载。因此,我们认为,建南崖墓为晋隋时獠人二次葬遗存。作为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实物见证(价值1),作为特定时期或特定地域内人群生产、生活遗留下的物质遗存,能为延续至今或业已消逝的文化或文明提供特殊的佐证(遴选标准2),是研究民族学、民俗学的实物依据。

编辑:卢华   责任编辑:谭莉    审签:古学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