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叶的故事 ——利川全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10-11 16:52  

记者 牟联文 通讯员 罗业文

毛坝猫湾出口茶基地(企业供图)

茶者,雅称茗,自神农尝百草,遂有茶。

小小茶叶,是华夏绚烂文化的缩影。“妹娃儿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一首《龙船调》向全世界唱出了土苗民族情,一杯“利川红”红透了大江南北,温暖了无数人的身心,被誉为“可以喝的《龙船调》”。

利川位于陆羽《茶经》“巴山、峡川”内,是茶叶原产地之一,“中国南方地方茶种最多的区域”,种茶制茶距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近年来,该市抢抓机遇,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全市茶园面积达24.5万亩,到去年底,全市茶叶销售1.85万吨,产值10.8亿元。

规范发展助腾飞

毛坝优质红茶原料基地 (记者 牟联文 摄)

回顾利川茶产业发展,大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撤县建市前为民间散种阶段,以丛蔸茶栽培方式为主,面积3万余亩。1986年以后,以毛坝为首的乡镇力推茶产业,茶叶密植免耕丰产栽培技术得以普及,全市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到90年代初,面积达5万亩。

到1997年,全市力推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技术和名优茶创制加工技术,茶叶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茶农的种茶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全市茶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2012年是该市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同年,该市首个以产业名称命名的行政主管机构—茶叶局成立,为产业规范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利川毛坝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称号。

近几年,市茶叶局着力在品种规范、区域布局上下功夫,力推龙井长叶、鄂茶1号、鄂茶10号等无性系良种茶和黄金叶、毛坝早一、冷后浑等地方良种,全市形成毛坝以为红茶为主,西南片区以绿茶为主,柏杨以高山红茶为主的产业格局。

2013年,《利川茶叶种植规范》出台,严格茶叶种植规格、肥料农药选用标准。规定每亩茶园种植茶树约3000株;全市统一使用有机肥,严禁除草剂;按欧盟标准,统一使用生物农药和植物源、矿物源农药,禁止高毒高残农药进入茶区。

2016年起,该市借助中央现代农业项目,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40多个重点茶企加工厂进行改造升级,整体提升了茶叶生产清洁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近年来,一批利川工匠传承宜红茶制作工艺,并与现代制作工艺相结合,形成了利川工夫红茶加工工艺,“一种利川工夫红茶的生产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也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认可。

2017年,利川工夫红茶被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利川工夫红茶地方标准也同步确立,对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运输储藏以及级别确定均作了详细规定。

今年,利川市茶产业协会授权辖区内30家企业使用利川工夫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对未获市茶产业协会授权使用商标的,由市场监管部门予以严厉打击;凡销售带有“利川红”茶叶商品的门店,产品包装盒上必须贴有利川市茶产业协会的防伪标识,否则视为假冒伪劣产商品。

利川茶产业发展也得到了杭州萧山区的大力支持,今年,萧山区投入1495万元支持毛坝色选中心和青砖茶生产线、忠路老屋基茶叶加工厂、柏杨金利茶业加工厂配套续建项目等5个项目建设,目前所有帮扶资金已全部到位。

“利川红”三剑客

军运村利川红展示厅一角(企业供图)

连日来,利川飞强茶业有限公司全力配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主办方开展测试演练工作。作为此次军运会唯一红茶供应商,届时,飞强茶业将向万名各国军人运动员和数千名中外媒体记者展示中国茶文化,推介中国“利川红”红茶。

飞强茶业掌门人卓万凯近来忙碌不已,一边积极准备军运会赞助的茶产品,一边为军运村和媒体中心搭建展台做前期准备,还忙着在高校招募军运会茶水服务志愿者,为开展业务培训做相关准备。

去年4月,“利川红”在中印首脑武汉非正式会晤中亮相,成为国事活动茶叙用茶,经过媒体宣传发酵,“利川红”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有力提升。

“东湖茶叙”不仅让利川红在激烈的茶叶竞争中窜红,也改变了红茶消费格局。自去年5月以来,飞强茶业销售额同比上升3倍,让卓万凯喜上眉梢,耕耘茶叶二十载,企业终于扭亏为赢,驶入发展快车道。

跟卓万凯一样开心的,还有他的伙伴加战友邱建红,这个潜心研究“利川红”工艺30年的制茶大师,“东湖茶叙”用茶“利川红”冷后浑产品,就出自他之手。

低调、乐观、自信,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邱建红的笑容和他一双锐利的眼睛。从2009年起,邱建红开始研究“冷后浑”,摸清了冷后浑茶叶的性状,并开发出几款条索均匀、香气浓郁的“冷后浑”红茶,深受市场青睐。

“好茶是制出来的,更是种出来的。”邱建红走出车间,带领示范基地种植户摸索出独特的单行单株种植法,进一步提升了“冷后浑”原料品质。

为解决红茶萎凋不均的技术难题,邱建红发明了专用的电萎凋槽,提高了红茶品质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他设计出独特的“四初八精”加工工艺:在特制的萎凋槽内萎凋、在小机械揉捻、在容器发酵、提香等若干工序,都力求掌握最佳火候,单说烘烤,先毛火、后摊凉,再低温,都有最佳数据。

“利川红”红茶产品,左为“冷后浑”(记者 牟联文 摄)

多年的努力终获成功。2013年,在人称中国茶界“奥运会”的“中茶杯”全国评比中,“天赐·冷后浑”利川红捧回特等奖。

经过“东湖茶叙”的利川红,迅速成为湖北红茶第一品牌。邱建红大师级的制茶技艺,也得到了各界认可。去年12月,邱建红荣获“荆楚工匠”称号,今年4月,他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东湖茶叙后,“天赐·冷后浑”成为高端红茶品牌中的紧俏货,基地农民因此大为受益。“利川红”第一村兰田村原村支书刘胜祥介绍,“冷后浑”茶园平均亩产值达到1.5万多元,最高的有2万元。

“冷后浑”红茶性状极佳,堪称红茶中的极品。但“冷后浑”茶树却因长相差,收成低,起初并不受人待见。行走在毛坝茶乡,看到茶树很不规则,生长最慢的,就是“冷后浑”。产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十多年坚持发展“冷后浑”苗圃,力推这一品种发展的农民,他就是毛坝楠木村支书田云奇。

近年来,田云奇舍利为村里修路的报道时常见诸媒体,却鲜有人知道他是最初坚持发展“冷后浑”苗圃的人。

2004年,田云奇从当地农技部门买来两万多株“冷后浑”茶苗,连同其他品种一共植造了8亩多茶园。由于产量很低,毛坝茶农几乎将自家“冷后浑”毁挖殆尽,偶有遗存,也难以辨识。

田云奇品过“冷后浑”的味道,他坚信“冷后浑”一定有更大的价值,“是金子总会闪光,是好茶就会飘香。”

就是这股倔劲,使田云奇成为“冷后浑”这天地间灵物的保护使者。当“冷后浑”前景再现时,田云奇的4亩茶园就成了“冷后浑”的母本园。毛坝镇近年来发展的“冷后浑”茶园,其茶苗绝大多数就源自这里。

“利川红”红了,“冷后浑”火了!但卓万凯、邱建红、田云奇,还在无数在茶乡默默耕耘的劳动者,他们仍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向着梦想的方向铿锵前行。

夏秋茶大有作为

毛坝楠木村“冷后浑”母本园(记者 牟联文 摄)

8月28日,距离吴兴福工作调动,刚好满一年时间。

一年前的同一天,他从毛坝镇调到沙溪乡,任纪委书记。这个在茶乡工作多年的乡镇干部,对茶叶怀有深厚独特的感情。

父辈种茶,家庭收入靠茶,吴兴福坦言,自己是靠茶叶才跳出了农门。1992年9月,刚从恩施农校毕业的吴兴福回到家乡工作,跟茶叶结下不解之缘,这一坚持就是26年。

这20多年,正是毛坝茶产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干部人人懂茶,才造就了毛坝茶产业今天的成就。”

沙溪位于利川南面,地处偏远,是西南片区扶贫的重点区域。从2010年起,沙溪开始发展茶叶,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全乡有茶园面积2.5万亩,可采摘面积1.8万亩。

“沙溪最大的问题是茶叶加工问题。”刚到沙溪工作的吴兴福工作之余调查发现,全乡大小茶叶加工厂不足十家,根本满足不了万亩茶园加工需求。

“春茶采摘都不足,茶农根本没有采收夏秋茶的意识。”吴兴福说,一亩茶园夏秋茶的收入,完全可跟春茶持平。

按班子分工,吴兴福对口联系乡里花嵌村和繁荣村,其中花嵌村有茶园2300亩,可采面积上千亩,产业基础较好,但茶园亩均收入仅千元上下,不足毛坝的四分之一。

吴兴福调查后得出结论,老百姓不懂茶,无制茶设备,村里也没有加工厂。茶叶无从销售,村民采茶积极性不高。

吴兴福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今年初,他回到毛坝找九龙茶业向学清寻求支持,九龙茶业为花嵌村免费提供了三台揉捻机,并承诺收购村里的鲜叶和半成品。

吴兴福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给予村民技术指导,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今年,7组村民张友和利用设备加工了上千斤红茶,增收近4000元。看到有利可图,张友和又承包代管了周边两户村民的茶园6亩,准备明年大干一番。

沙溪生态优良,发展的又是茶叶优良品种,原料品质很好。花嵌村全村今年共加工夏秋红茶数千斤,受益农户达30多户。

吴兴福说,按一亩仅增收千元计算,全村现有茶园面积也可增收200多万元,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数据。

今年7月,市茶叶局在花嵌村开展茶叶种植加工培训,参加培训的村民上千人。村民们看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很高。看到花嵌村搞得有声有色,石洞村组织村民前去参观学习,也想做夏秋茶的文章。

在吴兴福建议下,沙溪乡党委政府出台政策,对茶农购揉捻机、修剪机、采茶机等均予以补贴。以55型揉捻机为例,每台市场价8000多元,乡政府以奖代补3000元,市农业农村局农机补贴2400元,茶农实际只需出资3000元左右。

截至今年7月,全乡累计补贴资金16.45万元,共增加揉捻机12台,采茶机178台,修剪机79台。

“下一步,要加大乡干部、农技部门和老百姓培训力度,”吴兴福说,“短期也可通过岗位交流,让毛坝懂茶的干部和专技人员来沙溪支持茶产业发展。”

谢文英专注德米特认证

忠路杨家坡有机茶基地一角及茶园里的厚朴树(记者 牟联文 摄)

金秋时节,走进忠路杨家坡有机茶基地,沿着阶梯状的坡面向茶园深处看去,一垄垄葱郁茂盛的茶树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望不到头。茶园中,厚朴树象守护茶园的卫士,高大挺拔。

8月29日,省、州农科院专家深入嘉润茶业·杨家坡有机茶叶基地,对基地药茶套种进行考察,拟将这一做法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嘉润茶业负责人谢文英一边介绍茶园管理情况,一加向专家介绍企业申报德米特认证情况。

1975年出生的谢文英是一个典型的“茶二代”,父兄均在毛坝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家庭收入可观。但她并不满足于现状,积极创业,投身茶叶产业,短短几年,就把企业培育成为当时最有名的茶叶企业之一。

2008年5月12日,谢文英经历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刻:因产品农残超标,企业既没法退货,也收不回货款。与此同时,汶川大地震发生,震感强烈,家住11楼的她一边拿着手机通话,一边迈着无力的双腿往楼下跑,双重打击令她几近崩溃。

“势在转型,哪怕很痛。”谢文英痛定思痛,坚定了转型做有机茶的信念。随后,她转战忠路杨家坡,专心发展有机茶。

2011年,杨家坡基地建设启动。同年即通过瑞士有机茶叶基地认证(IMO证书);2014年开始,每年得到德国CERES有机认证机构论证,并取得欧盟和美国的有机产物认证证书。2017年开始,获得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并获得证书。

依托杨家坡有机茶基地,嘉润茶业稳步发展,生耕甘露有机茶产品深受市场消费者青睐。这让谢文英看到了希望,她有更长远的目标。

近几年,谢文英致力打造杨家坡有机循环生态闭合体,目前正在实现基地内部自给自足,实现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正在申请国际有机农业领域里的最高标准体系——德米特认证。

一种利川工夫红茶的生产方法(企业供图)

德米特认证又称超有机认证,是世界有机标准的最高规范。它遵循“自然活力有机农法”,基地种植生产过程中采用自然农耕的原始种植方式,使用未受污染的自制天然有机堆肥,采用生物或者物理的方法防治病虫害。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生态平衡的原理。并采取具体的严格措施,如依同类疗法配制的各种自制土地活力配剂,配剂的原料来自基地内部粪肥和香草园香草,主要作用为加强土壤和农产品间生命力律动的交互作用。

除有机耕种以外,还按需要种植特别的植物及饲养不同种类的动物,令农场变成一个拥有自然周期和生命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动物的饲料,绝大部份来自农场,动物的粪便在混合其他有机元素(如药用草本)后,会用来堆肥,以保持泥土的养份。

与其他有机认证相比,德米特要求基地或农场取得相关有机认证三年以上;要具备一个养殖农场,并具备与农场大小相配,整体平衡的动物饲养规模,动物食品、基地粪肥都必须是从同一农场生产;所有农作物必须自留种3年以上,禁止转基因物种,要求有作物轮作周期等。

近几年,谢文英着力在杨家坡基地打造生物动力农场,种植香草园,种植药用植物洋甘菊,自制配制剂,自制有机肥,套种玉米、黄豆、水稻、绿肥等农作物,实行种植、养殖生态循环,打造自给自足的生态闭合体。

比如在茶园套种厚朴,既利用厚朴杀虫杀菌功效生物防虫,同时高大的厚朴树可以有效减少阳光对茶叶的直射,增加散射光,有利提升茶叶品质。

为展示基地生物多样性,今年以来,有关专家与基地人员一起已采集340种植物标本,拟建一个植物标本室。下一步还将建设种子标本和自留种标本室。

从今年3月起,杨家坡基地开始德米特有机转换,计划10月接受德米特验收检查。

“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坚持有机循环农业,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利川红可以走得更远。”谢文英信心十足地说。

编辑:卢华  责任编辑:谭莉  审签:古学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