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宗派
俗话说:“庆口过来五里——甘家(干家)”。昨天,唐旭陶鹏和我“三人行”,对团堡甘家三层房子泰山石屏、逸泉古井和甘将军故里进行实地考察。现在把我在三十多年前写的一篇小文加些照片晒在这里,谨供朋友们茶余饭后消遣。
小文原名《泰山石屏》,全文如下:
“利川团堡官田坝甘氏宅院“三层房子”前有石屏,该石屏为清同治三年(1864)甘氏高祖甘逸泉所立。石屏高⒉8米,宽⒉4米,厚16厘米,正面横排行书阴刻“泰山石”三字,每字高65厘米,宽70厘米。石屏为整块石料磨制而成,屏边阴刻卷草花边。背面直排行书阴刻“天官赐福”四个大字,每字高41厘米,宽38厘米,四角阴刻蝙蝠图案。石屏座高20厘米,长⒊5米,厚34厘米,亦为整石琢磨而成。屏、座以槽榫联结,十分牢固。石屏侧有桂花树一棵,铁干银枝,虬劲雄健。石屏后为甘氏大院,据老人说,原来楼廊回环,递进三层,雕梁画栋,十分辉煌,可惜历史的风雨早已改变了它的容貌。
石屏前有石板小路一条,蜿蜒于参天的翠柏和婆娑的秀竹之中,漫步徐行,小鸟吱喳,凉风习习,初来乍到,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幽深世界!前行约200米,小路突然被天坑吞没,在浸人的寒气中依坑壁下行数十步,有小石碑立于路侧,定睛细看,碑文如下:
“予于咸丰七年丁巳岁春正月,由古居老宅擂鼓嵌迁居官田坝斯宅,始出此泉。有仁山先生雅爱清泉,更名逸泉,故讚于后:有鸟倦飞,不入空溟。有鹿倦游,必藏深林。斯是逸泉,由地中行绕而曲窃而深。下则清流滴滴,上则白石磷磷,中有潜龙渺不可寻!光以幽而毕发,路以屈而益神。可以酿酒,可以烹茗,当大旱而不涸,积阴雨而不盈,泉固有之,人胡不明?主人,主人,以逸泉名。
大清同治三年甲子岁上元日主人甘春和立
林中藏路,路头有坑,坑中隐泉,饮一捧甘甜清冽的泉水,神逸而气清,这天造地设的奇观谁不扼腕叫绝!
团堡地灵人杰,人文荟萃。在不少杰出人物中尤以甘逸泉后裔、辛亥革命元勋陆军少将甘绩熙(1886~1951)的事迹令人感佩,载入史册,至今广为流传。少年甘绩熙玩皮而聪敏过人,好武侠,善应对,志存高远.。一日攀上学校窗户玩耍,被老师撞见,老师口出一联,责其应对,如能工整应对,便可免予处罚。老师的上联是:“双脚落下地”。上联刚一出口,绩熙朗声应道:“一翅飞上天”。又一次,甘绩熙在武汉鄂西同乡会门前,见有人在门枋上写了这样一句上联:“先生何许人也?”意含讥讽,同乡见后异常气愤。甘绩熙一边劝阻,一边用茅草刷在另一门枋上写上这样一句下联:“老子其为龙乎!”
二十岁后,目睹国家沉沦,甘绩熙认定“非厕身军界不为功,”他独自吟道:
秋风秋雨愁煞人 , 神州满目是荆榛。
频年海甸动鼙鼓, 数载江湖愧国民。
书剑无灵悲落寞 , 河山莫挽痛沉沦。
未酬壮志雄心在 , 博浪有椎击暴秦。
于是,甘绩熙独自东下武汉,投笔从戎,并加入同盟会和共进会。在武昌首义中,甘绩熙作战英勇。特别是在汉阳磨子山、扁担山争夺战中,他带病请战,挑选一百零八名壮士组成敢死队,身披临时指挥官白带,下定“必将血肉相搏击”、“莫以生还想”的决心,自任尖兵长,旧病新伤,连夜血战,连战连捷,一举恢复磨子、扁担二山,杀出了革命党人的威风,为辛亥首义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辛亥(1911)十月初八日《民国公报》对甘绩熙作了这样的时评:“甘绩熙一百零八人,恢复汉阳磨子、扁担诸山。宋江率一百零八人横行江朔。甘君一百零八人者,其亦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幻身欤?不然,何如此之勇猛耶!”
后记:
这是我1985年写的一篇关于利川团堡官田坝甘氏宅院“三层房子”前“泰山石屏”的小文章。十几年前,湖北省民委决定编纂《土家族大百科全书》,聘我编写其中文物考古卷初稿,我将此稿改写成条目编入该书之石刻卷。前天,三峡大学曹大明先生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土家族大百科全书》即将出版,现正在由他进行最后校对,不知原写泰山石屏的一些尺寸数字是否准确?这样才引起我再次到该地实地考察的兴趣。唐旭、陶鹏近一时期来几乎跑遍利川的各个文物风光景点,对家乡的宣传力度很大。但,我发现他们所写的文章中似乎还差泰山石屏和凤凰山蛮王葬两处。我毕竟老了,奔不动了。于是便邀请他们也参加上述两处的实地考察,相信他们一定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三十多年过去,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泰山石屏”风化破损十分严重,三层房子几乎已全部拆除新建,原来的三个天井已成遗迹,桂花树早已不知去向,石屏的一边已被石墙隔断,另一面堆满杂物,屏上字迹已风化模糊不清,去逸泉井的石板古路已长满杂草,只有那块2011年竖立的“逸泉碑”在竹林中还显得有点生气。另外,我们还访问了甘将军的墓地和故居。甘将军的墓碑十分雄伟,但他的故居已完全拆除,那块“将军第”门匾已和杂物洋芋一起放在新屋门边。
回家路上,我的心情有些沉重。我是一个基层文物工作者,泰山石屏的现状也有我一分传承工作没有作好的责任。我向那里的村书记建议,希望他们能拿出点经费或向上面申请下拨点经费给石屏盖个亭或廊,一来防止石屏进一步风化。二来可以形成景点,打造民宿旅游,搞点文化扶贫。我们站在逸泉井边的竹林里,凉风吹拂,听当地几个妇女对逸泉井水的由衷赞尝,她们异口同声地说:“井里的水真好啊!喝井水的人长寿,我们这个院子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好几个”。是啊,习主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卢华 审核:谭莉 审签:古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