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古河床

10-18 09:18  

□谭宗派

从腾龙洞内口和落水洞外口起,至山外蛟鱼台,有洞内洞外清江古河床两条。丫形分布,外线距离约8公里,海拔1000余米。它是清江以及腾龙洞落水洞成长的足迹和历史生命线。

利川古为浅海,腾龙洞落水洞奇观是大自然的创造,是水的奇迹和功劳。老子说:柔弱胜刚强。这道理在腾龙洞随处可见。科学考察论证表明:强大的清江河水塑造了腾龙洞落水洞和清江古河床,其形成大致分为三个地质变化塌陷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海拔1140~ll50米之间,然后继续塌陷至1100米,即现在旱洞入口落水洞外口的水平高度,那时,旱洞是清江流水的通道。第二阶段,由于妖雾山的大型岩崩引起,致使清江伏流廊道朝北改向,清江河道由1100米下降至1060米,即今天清江古河床的高度。现腾龙洞内白玉石林的塌落石乳年龄经磁辐射测定表明:第一次大型岩崩发生在22万9千年前。第二次大型岩崩发生在15万6千年前。第三阶段塌陷发生在今伏流所处水面,河道标高140米。伏流周围严重的溶蚀现象表明伏流河道的变更至今尚未停止。

古河床线上既有原始丛林、高山草坡、千丈悬崖、秀丽河谷,也有龙骨洞、寨子洞和独家寨,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十分迷人。沿着山壁上的羊肠小道,进大龙门、二龙门,再穿过一个狭窄弯曲的山洞卡门,登上如拐如角的不规则石阶,一栋木墙黑瓦的小屋——独家寨也就到了。这个只有一户人家居住的峡谷小屋,深藏山中,风扫地,月点灯,小牛小猪靠背进去抱进去喂养,直到肥大宰杀,才能与外人见面,这户独家山寨的生活风景,基本与世隔绝,你说奇也不奇。

寨子洞

   寨子洞位于古河床侧壁笔架山山腰。洞前为陡坡,四周群山环绕。洞口朝南,高约50米,宽20米,洞厅深约40米(内深不详)。洞口隘墙用规整条石垒砌,长18米、高4.8米、厚2.5米。隘墙左边靠山崖处建有石门一座,高1.95米、宽1.16米、深2米,内有石梯21级,梯宽1. 5米,洞内立有清同治元年(1862年)碑刻1通,高1.82米、宽0.9米、厚0.2米,碑文楷书阴刻,全面记述清同治元年(1862年),因太平天国石达开军西进,“风声四起,兵燹再临”,当地人王文林为谋万全,在小茅坡利用天然洞穴修寨砌卡,修建寨子洞的始末原由。右边即为洞厅,宽约400平方米,全用石块铺成,平整干燥。厅口隘墙上有高1.2米、厚0.5的垛墙,垛墙上设垛口10个。整个洞寨负山临险,易守难攻。保存完整。

文物工作者在寨子洞内考察


责任编辑:卢华 审核:谭莉 审签:古学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