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记者 李锟 通讯员 陈祥
20个冬桃拍卖到2600元的天价,村民发展冬桃心里乐开了花;村花、退休干部走遍全村,服务老弱病残、解决邻里纠纷;综合考评从全镇倒数第一进入全镇前三,基层战斗力加强……
焕然一新的村委会
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发展奔富路,村庄治理环境美!
古盐道、梅子河穿村而过,利川市柏杨坝镇沿河村如今喜事一桩接一桩,古老村庄正焕发着新时代活力。
对症下药,为基层党组织“强筋壮骨”
古盐道
“以前村支两委班子力量薄弱,想干的事干不了。”沿河村支部书记邱光林回忆到,在外多年,回到家乡看见村里基础设施薄弱,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在外打工,村里几乎没有任何产业,古老的村庄一片死气沉沉。
如何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回乡的邱光林为家乡的发展担忧。
2017年,通过利川“聚力脱贫·引凤归巢”行动,邱光林任沿河村书记助理,2018年6月,邱光林任该村书记。
“选上书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人。”邱光林说,有人做事,才能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于是,在党员代表大会上,邱光林让村里党员们推荐在家的年轻人进村里工作。
通过推荐、走访、谈心,8组的王月家、22组的向术珍、9组的陈中林纷纷到了村支部上班。
人配齐了,然后就是立规矩、分任务,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做事先做人,既然选择在村里工作,就要老老实实为村民服务。”邱光林一次次的利用碰头会、支部党日活动给新来村里上班的年轻人做思想工作,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学习,利用党员先锋模范做好引领示范。
民政政策、经济普查、电商管理、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年轻的干部们也十分爱学习,积极参加省、州、市组织的各项学习培训。
2018年,该村在全镇综合考评中位居第三名。“成绩来之不易,都是大家不断加强学习和扎扎实实开展工作换来的。”邱光林说。
特色产业,让村民日子有盼头
贫困户家中的冬桃
10月7日,在利川市柏杨坝镇沿河村冬桃采摘节现场,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到该村采摘冬桃。
家住柏杨坝镇沿河村的种植户陈绍林家门口,参加采摘节的客户们一口气把他家的三亩多冬桃采摘一空,收入5.7万元,纯利可达3.8万元。
“现在农产品不愁没有销路,而且价格还挺好的。”贫困户刘贤禄说,通过网上销售和果园采摘,一年下来,能增加2万多元的收入。
稻米加工
发展冬桃的刘学军,几年前带领村民发展300多亩冬桃基地,现在该村一、二组几乎每家每户都种上了冬桃,一年增加收入几万元。
沿河村9组村民,2015年回乡承办家庭农场,如今,每年有固定的工人给800多亩稻田进行日常管理,秋收时节更是有几十个工人在该农场务工,一个工人平均一天能够拿到100元的工钱。
邱中明给月季浇水
身残志坚的邱中明,在沿河村种植了40余亩月季,一年收入十多万元。
中蜂养殖
20组的张金堂,通过发展传统中蜂,家里有80多桶蜜蜂,每年产出将近600斤蜂蜜。蜂蜜原生态,品质高,因此价格也比一般市场的蜂蜜卖得高,远近的客人都到张金堂家里买蜂蜜。
村民发展产业的同时,村支两委和“尖刀班”还利用“技术培训小分队”对村民义务进行各项产业技术培训和指导,不断加强网络电商平台建设,畅通网络销售渠道。
“我们的冬桃、月季、稻米在京东、淘宝等网络平台上销售,目前很多优质的产品在走高端路线,效果很好。”邱中林告诉记者。
乡风文明,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以前村民扯皮拉筋的事情多,经过劝导和教育,现在好多了。”沿河村74岁的退休教师刘碧高是当地有名的“乡贤”。谁家闹闹矛盾都爱找他帮忙解决。
9组村民周家清几年前因为家里装修的费用一直和装修工人闹矛盾。周家清认为装修的质量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不能按照原来的价格结算;工人觉得周家清不耿直,装修完了不结账。
矛盾一直拖了几年都没得到解决。周家清找上了刘碧高。“既然你选择请这些工人,肯定是信得过他们嘛。”刘碧高劝解到,大家都是熟人,两边都让一点,事情就好解决。最终,在刘碧高的斡旋下,周家清和装修工人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服务村民的村花刘凤菊是村里的妇联主席,组织村里的服务队给村里的老弱病残打扫卫生,送去锅碗瓢盆。
村花送温暖
“12组的李伦仲,你到他家里去,他还会主动将家里的水果分享给我们。”向凤菊说,之前去李伦仲家里,他都不愿意搭理,后来打听到80多岁的李伦仲智力有问题,生活极为不便。于是,向凤菊便和村花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一道在李伦仲家里帮忙打扫卫生,为其理发等。
“退休回乡的干部给村民们宣讲乡风文明知识,村花服务队给老弱病残送温暖,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邱光林介绍说,村里组织义务小分队到组到户进行精准扶贫、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扫黑除恶等政策宣传,村民的素质提高了,村庄的环境变美了。
绿水环绕着青山,青山守望着沿河这片炙热的土地。如今,富饶而美丽的沿河村正焕发着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卢华 审核:谭莉 审签:古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