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晒我村】“翻天覆地”黄田村 且看旧颜换新妆

11-05 18:06  

中国利川网 全媒记者 周青帝

俯瞰黄田

从2015年扶贫工作队入驻开始,风景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的小山村——南坪乡黄田村,一直在发生着许多令人惊喜的蜕变。2016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才一万元左右,2018年已增长至20万元。据悉,2019年更是有希望突破30万元大关。

几年前,因为种种原因,黄田村一直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况。“我们刚来的时候,花了不少时间入户走访,总结出村子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四少’,也就是路少、产业少、粮少、能人少。”湖北中烟公司驻黄田村尖刀班成员夏元平向记者介绍,“搞清楚了症结所在,我们就开始想办法一条条攻破、一项项补短。事实证明,我们这么做是正确的。”

“要想富,先修路”。4年来,在湖北中烟公司以及各级政府的努力下,一改原来只有2.3公里公路的窘境,做到了现今每家院落都通了水泥路。公路硬化的完成不仅大幅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同时也方便了当地农产品的运输与销售。

东西不愁卖了,出行不愁难了,村民们想要脱贫过上好日子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黄田村的道路

“以前是‘稀泥巴一路带到屋’,外头的人不愿意进来,我们里头的人也懒得出去,更莫说脱贫致富。”黄田村村民李书刚回忆起以前的苦日子,十分感慨。“这几年的变化真的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我以前从没想过自己居然能有开民宿的一天。”李书刚是土生土长的“黄田人”,他不仅陪着村子品尝过以前的苦,现如今开起民宿的他也跟着村子一同尝到了脱贫致富的甜头。从“一年下来一双新球鞋都不一定买得起”的贫困户,李书刚到如今已成为年收入超过3万元的民宿创办人。

在完成道路硬化的同时,处理黄田村村民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也迫在眉睫。湖北中烟公司入驻帮扶以来,共投入约2000万元,新修了党建活动中心以及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并制定了多项“以奖代补”措施,鼓励村民一改以前“得过且过”的行事方式,增添村民的内生动力,让大家积极参与到本村的建设以及脱贫致富的队伍中来。

据驻村干部介绍,在黄田村,贫困户每养殖鸡鸭一只补贴10元,养殖生猪一头补贴200元,养鱼一亩补贴500元,养牛一头补贴1000元;村民在村级公路沿线种植行道树,每存活一株补贴100元。除此之外,该村凡是在校的学生,每年六一都将获得300元补贴;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将获得助学金3000元(专科2000元)。这些奖补措施大力激发了村民的干劲。

山泉蟹养殖

不仅如此,该村尖刀班还结合该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改变了当地产业发展落后的旧貌及人才缺乏问题。“我们主要是在吸引人才创业上做文章,引能人返乡。”夏元平介绍到,“这样不仅能促进本地特色产业发展,还可以将贫困户链接在一起,带动脱贫增收。”

前些天,蹿红网络叫板阳澄湖大闸蟹的“富硒山泉蟹”便是在人才引进措施下诞生的“黄田村特色”。山泉蟹养殖场的负责人来自安徽马鞍山,四年前,看好利川农业发展前景,该负责人果断决定在利川山里养大闸蟹。2015年,利川乐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建成立,到黄田村流转300多亩土地,养殖生态含硒山泉蟹。经过数年艰难摸索,山泉蟹养殖大获成功。近期,已有几波江苏、安徽的螃蟹养殖大户前往利川考察,纷纷考虑将养殖基地迁移至此。如今,无锡人养的生态富硒山泉蟹已爬上成都、重庆等高星级大酒店餐桌上。山泉蟹养殖场的负责人表示,他们还打算在利川成立一家养蟹合作社,带着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养蟹产业的成功也增添了周边村民脱贫致富的动力,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才也开始涌入黄田村。目前,黄田村已引进2个企业,成立8个专业合作社,发展1个家庭农场,共流转土地1200余亩,其中贫困户360亩,带动贫困户120户,每户平均增收1040元。通过“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村里产业发展成效渐出,目前发展有香菇大棚基地30亩,年产菌棒200万棒;稻鸭共生300亩,经果林600亩,大闸蟹养殖基地300亩;山鸡养殖年出笼2万只的脱贫产业项目共10个。

“我们村越来越好,我们村子里头的人当然也不能拖后腿了!”七十多岁的黄田村村民徐万才笑着对记者说,“感谢政府,感谢扶贫干部,让我过上现在这么舒服的生活。”

责任编辑:卢华 审核:谭莉 审签:古学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