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溪山

11-11 10:45  

□谭宗派

甘溪山位于利川市城西南10公里,地处东经108°49′45″、北纬30°14′30″。山势东北陡峻,西南舒缓。山脊18条蜿蜒曲折,山溪8条甘甜清丽。主峰海拔1650米,晴时巍峨,雨时朦胧,俨然一根碧玉的柱子,直插云天,十分好看。

一片寒光雪满溪,随风飘荡逐高低。

春归柳絮余芳径,月上梨花隐玉溪。

净处漫同红雨落,淡中好共白云栖。

何须更羡琼瑶岛,仙路依依望不迷。

这是一首古人吟咏“甘溪积雪”的诗句。其实,甘溪山美,远不止雪。甘溪积雪只是它冬天的一面,而它春天的羞涩,夏天的热烈,秋天的艳丽,比起它冬天的纯洁来,应该说是各有千秋。山水本无意,游人各有情。一步一景,景随情移。近城市而无喧嚣,无大川而遍地甘泉;松涛声起,香风四溢,这才是甘溪山美之精灵所在。

人到甘溪山,树是非看不可的。甘溪山古时满山油竹,高大乔木极少。1958年甘溪山设林场人工造林,水杉、本地杉、华山松、柳杉、日本落叶松等五大树种先后分片种植,很快便把甘溪山变成了一个郁郁葱葱的林海。据1999年二类调查资料表明,现林场总面积为17988亩,有林地面积17918亩,森林蓄积量7.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5%。有杉、松、竹、樟等树种100余种。珍稀树种有珙桐、水杉、秃杉、银杏、香果、杜鹃、红豆杉、鹅掌楸、巴东木莲等十余种。状元古道是一条全长1000余米的绿色长廊,两旁尽是大可合抱的柳杉,轻风徐来,绿影婆娑,人行其中,仿佛进入了一条通向大自 然深处的翡翠通道,幽静而又神秘。

森林是野生动物和鸟类的街市,是山花和药材的摇篮,甘溪山上常见的野生动物有香獐、大獭、红嘴相思、红腹锦鸡等50余种;常见的各类药材有天麻、田七、党参等数十种。常闻鸟声,难见鸟形;花香阵阵,不见花影,甘溪山像一个披着绿色大氅的仙女,常常把它的美丽隐藏在心灵深处。

在森林中依树干架设空中走廊,建造空中游乐园是甘溪山人的一个创造,走廊全长1200余米,游乐厅室共8座,迂回盘旋,若隐若现,俨然一座修造在树干腰上的立交街市!天上浓阴覆盖,两边树干林立,脚下灌木丛生,野花、藤蔓、荆棘,或青或蓝、或红或紫,一丛丛、一串串、一片片,你绕我缠,难分难解。游人来到这里,可以和山鸟对歌,可以和蜂蝶共舞,可以和老树山花交谈。被砍伐的大树是一部生命的历史,一圈一圈的年轮,把它一生的遭遇、痛苦、欢乐、繁荣、衰败,全都忠实地记录展示在那里,让人们仔细地阅读,并从中看到自己。应该说,树是人的老师,只要我们能像它们那样,一心一意地把根扎在土里,把叶落在土里,把收获的阳光、雨露洒在土里,又何愁长不高、长不大呢!

人到甘溪山,从空中走廊出来,状元湖和状元屋基是非去不可的。据清同治及光绪《利川县志》记载:“詹状元故里《府志》云,在登龙桥;《建始志》云,在铜锣坝。其实在利川城西十五里,地名杨家沟,有詹公故冢,‘自干溪山发脉,中间出一干龙,迤逦委宛而下,层迭过峡,左右迎送,形势宛然,冢正葬峦头”。“詹邈,都亭乡人,宋元祐三年,中博学宏词科第一。利川为宋都亭乡,即明都亭里。杨家沟在县西十五里。”

据考:杨家沟即今甘溪山北麓旗杆桥,原旗杆小学平操场曾挖出砖室古墓一座,疑为詹状元墓,可惜现已浇灌成水泥地坪。现甘溪山南麓黑洞槽有状元屋基遗迹,由下至上凡五级石砌保坎,最上为正屋基石,苍苍凉凉隐于大树荆丛之中。除史志所载外,利川民间关于詹状元的传说极多,几乎妇孺皆知。他幼年住的是“千根柱头落脚”的 油竹儿茅棚,白天全靠“风扫地”,夜晚只凭“月点灯”,“两只小船(鸭子)运盐吃”,生活非常穷困。但是,詹邈胸怀大志,连放鸭、放牛也不忘读书,最后终于考上了状元。状元湖就是当年詹邈放牛、放鸭也不忘读书的地方。坐在风雨桥上看对对白鸭在湖中嬉戏,躺在绳吊床上看根根春笋在林中茁壮成长,詹邈状元刻苦攻读、壮志凌云的精神令今人无比感动!

林业工人的志气染绿了甘溪山,詹邈状元的灵气照亮了甘溪山。人到甘溪山除看空中走廊和状元遗迹外,还有两个极好去处:一处是位于甘溪山西岭的净慈寺,一处是位于甘溪山东峰的石峰寺。净慈寺始建于清,是“三巴掌和尚”得道圆寂的地方。传说,三巴掌和尚初剃度时,成天在庙外的一块大石头上酣睡,懒吃懒喝懒做事。一天,一大和尚云游至净慈寺,在三巴掌和尚背后猛击三掌,吼道:时辰到了,还不猛醒!从此,三巴掌和尚身轻如燕,行走如飞,得道成佛,最后圆寂于甘溪山净慈寺。石峰寺位于甘溪山最高峰,始建于明,清嘉庆时毁于白莲教。石峰寺是铁笔和尚打包处,今存遗址尚有残碑断碣无数。登临峰顶,群山奔腾,林涛如海,齐岳一线,清江如画,城郭依稀,利中盆地一览无余。

责任编辑:卢华 审核:谭莉 审签:古学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