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马荡:一支怒放的杜鹃花

08-18 17:28   http://www.lc-news.com/   牟新

中国利川网  记者 牟新

避暑小区 牟联文摄

“这青椒蛮新鲜,老板,几多钱唉?”“老板,勒白菜么子价啊?”日前,走进利川市谋道镇农贸市场,操着武汉、重庆口音的游客正忙着挑选新鲜蔬果。

“气温再高个十几度,你还以为身在重庆吧。”一对老夫妻一边逛街,一边打趣。事实如此,苏马荡毗邻重庆,凉爽的气候和优美的生态引来迁徙候鸟,这里已逐渐成为重庆人避暑的“后花园”。

“动车只要4个多小时,一张车票就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武汉游客刘女士笑称,一家子耐不住酷暑,灵机一动跑来苏马荡。今夏的宣传攻势还未结束,武汉的新老候鸟闻声而动,早早迁回了鄂西林海中的纳凉栖息地。

重庆人来了!武汉人来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到利川旅游观光、纳凉避暑、置家兴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该市旅游接待663.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1.1亿元,分别增长34.2%、34.1%;旅游地产逆势增长,林海云天售出500余套,依云国际、皇家一号等销售火爆,苏马荡避暑房销售再上新台阶。

五万人、十万人、十五万人,近几年,苏马荡度假区以每年五万游客的递增量,迅速崛起于武陵山中,小山村摇身一变小山城,成为四方宾朋的避暑天堂,更是该市展示城市形象、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

驱车驶进集镇前,一条宽阔整洁的街道映入眼帘。好雨知时节,在这个游人如织的盛夏,谋道民族风情街正式投入使用。这是该市景区重点建设工程,也是创建苏马荡省级旅游度假区和湖北省首批民族风情度假小镇的关键工程。

这条投资2亿元的街道正是该市引入“PPP”模式的一个精品工程,也是该市坚持开放包容招大商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苏马荡共引入招商引资企业35家,实施开发项目63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你我携手,共同发展”的理念可见一斑。

苏马荡,旅游热,追根溯源,还是她独一无二的那一丝凉。酷暑时节,“火炉”重庆42℃,“凉城”利川的苏马荡只有24℃,重庆、武汉、成都的游客纷纷前来避暑,分享凉城的凉意和凉城人民的热情。

儿童游乐园  牟联文摄

可起初,苏马荡却是另一番模样。相传,苏马荡在土家语中的意思,是一个“老虎喝水的地方”。但在当地人眼里,她却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一穷二白,苏马荡,除了生态,还是生态。

时代在发展,产业在转型。当代中国,生态,是稀缺资源,是后发优势。俗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这一丝凉,飘出山中,引来候鸟。游客来了,来得汹涌,游历世外桃源,他们又有了新想法,不只是来“凉城”避暑纳凉,而且还想做个利川人。有游客说,这里真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给。供需矛盾中,开发商嗅到商机。一时间,开发商来了,来得澎湃,坐拥优质资源,他们投资兴业,开发旅游地产。曾有人细心数过,60多个小区相继开工,最多时有160多座塔吊旋转于青山间。

外地开发商的投资热让利川人重新审视苏马荡的生态和旅游价值,期间的无序开发也引起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要发展,还是要生态?”一直争论不休。此时,一个机遇浮出水面,武陵山少数民族发展试验区建设启动。州委提出,既要金山银水,又要绿水青山,抢抓试验区建设机遇,开发建设苏马荡旅游度假区,将其打造成鄂渝两地先行先试、共同开发建设的样板。

省级旅游度假区,湖北一共12家,唯独恩施州尚无。度假区建设没有现成经验,利川摸着石头过河。第一招,明确发展定位,规范手续,合理开发。旅游地产开发由无序变有序,旅游业态由单一景区升级旅游度假区;第二招,创新体制机制,成立苏马荡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指挥部,完成度假区规划,启动景区主干道、供水、供电、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第三招,严格管控生态,围绕"生态立区、森林兴城"的发展思路,从严保护好生态环境。

此后,苏马荡度假区建设步入正轨。借风行船,顺势而为,顺应市场力量,也催生出新兴业态。苏马荡开发,引领了利川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也实现产业发展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的转变,其盈利模式也由单一的门票经济向综合获益的产业经济过渡。

苏马荡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与开发,是该市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圈,实现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的典范。

苏马荡在突出重围的征途中,“开放包容、诚实守信、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利川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有资源,你有资金,携手开发,共同发展”,这是开放包容;“规范开发,跟进配套,给你一个清凉的家”,这是诚实守信;“先行先试,大胆创新”,这是勇于担当、敢为人先。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同样适用于苏马荡。“度假区的建设之路,有曲折,但绝不反复;有困难,但绝不放弃。”苏马荡管委会一负责人说。

今天的苏马荡,像一支火红的杜鹃,怒放在开放包容的齐岳山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