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苏马荡清凉:谋道镇走全域旅游之路

08-31 11:26  

中国利川网 记者 吴向海 牟新 通讯员 杨秀超

图一

利川市谋道镇苏马荡,至今仍保持着最具原始生态特色的土家村落,千年杜鹃、满山红叶、天然园林、植物奇观独具特色,周边拥有世界水杉活化石水杉王、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天然草场齐岳山、天下第一土家山寨鱼木寨等知名旅游景点,平均海拔1460米,森林覆盖率达70%,盛夏月平均气温22℃,被网友热评为“中国最美小地方”。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深入实施旅游业提质增效工程,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山地旅游等。近年来,作为湖北省25个重点口子镇之一,谋道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走全域旅游之路,从常住人口不到2万人集镇,如今已崛起一座新城(图一),避暑高峰时达15万人。

避暑旅游风生水起

入夏以来,随着周边城市开启高温模式,前来苏马荡避暑度假的游客像侯鸟一样回来了,罗德华家的农家乐也跟着热闹起来。

罗德华,利川市谋道镇药材村4组村民,已是知天命的年龄。2013年前,罗德华与妻子冉春珍一直在外务工,夫妻俩勤扒苦做、勤俭节约,3000多元的工资不高不低,每年略有盈余。后来,夫妻俩在外开了一个餐馆,每年收入十余万元。可饱尝背井离乡之苦,夫妻俩早就萌生了回乡的念头。

看到苏马荡开发风生水起,2013年5月,罗德华夫妇商量着返乡创业的计划,“避暑客人这么多,开个农家乐肯定有钱赚。”药材村地处苏马荡度假区的核心区,罗德华的房屋正好位于度假区的公路边上。说干就干,改造房屋、平整场坝、招聘师傅和服务员,7月农家乐正式开业。当年,罗德华收入7万多元。

“以前吃饭多的是建筑工人,现在绝大部分都是游客。”罗德华说。随着苏马荡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备,以及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幅提升,武汉、重庆、成都乃至上海、安徽等地的游客接踵而至,高峰时达十万人以上。三年来,罗德华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

几年来,苏马荡招商引资企业35家,投入资金近80亿元,实施开发项目63个,掀起苏马荡度假区全域旅游建设热潮。

为顺应市场力量,该市加大投入力度,迅速配套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先后投入3000万元新建了自来水厂,投入6300万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等电力设施,投入1300万元建成苏马荡主干道迎宾大道。目前,度假区已实现天然气及电视、通信网络等全覆盖,完善了度假区功能,提升了服务水平。

几年来,苏马荡休闲度假产业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度假区共有从事服务业的经营业主500余户,成立物业公司6家,电商4家、蔬果店90余家,度假休闲场所20余家,家具店80余家,建材店150余家,一大批本地村民变身小老板。

如今的苏马荡度假区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目标,核心区涵盖了光明、更新、大庄等8个村15平方公里。近年来,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选择返乡就业创业,数据表明,2011年,苏马荡所辖8个村农民年均纯收入5500元、户均存款7.4万元,到去年底年均纯收入和户均存款分别达到2万元、73.2万元,老百姓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集镇建管提档升级

图二

今年夏天,谋道民族风情街正式投入使用(图二)。驱车驶进集镇,只见一条宽阔整洁的街道映入眼帘。这是该市景区重点建设工程,也是创建苏马荡省级旅游度假区和湖北省首批民族风情度假小镇的关键工程。

该镇民族风情街西门起于马峰坳,东门止于店子坪水库,全长4.6公里。主街道宽50米,双向四车道,中间设立2米宽的绿化隔离带,道路两旁设人行道和绿化带,中门至银水河小区与老街相连,在连接带建大型市民广场和湿地公园,仅街面工程将投资2亿元。

“民族风情街将统一建筑风格和样式,融自然生态山水、土家民族文化、旅游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土家文化实体,打造功能定位为建设土家民俗风情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体。”该镇负责人说。

8月16日,记者走进集镇老街道,工人们正路边挖掘水沟,铺设污水收集管网,集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有序推进。该项目集镇南浦村,总投资1776.5万元,设计日处理能力3000立方米,将铺设11.6公里污水收集管网。这是该镇改善人居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打造旅游名镇的重大举措。

图三

近来,谋道各个项目工地纷纷传来好消息,博云市政广场(图三)、大型停车场、农贸市场、景区道路黑色化、公路沿线亮化工程相继完工,谋道集镇和苏马荡度假区配套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该镇还加大对集镇和苏马荡度假区的管理力度,跟进配套公共服务,服务休闲度假游客,提档升级建管水平。

在农村,该镇实施“乡村洁畅安宁”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村庄环境和人居环境,相继完成鱼木等村农村环境治理项目,助力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

该镇在集镇至建南、集镇至齐岳山和集镇至兴隆等公路沿线17个村实行垃圾处理试点,并依托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实行垃圾每周定期清运,改善农村及公路沿线环境。目前,已投入资金90万元,修建垃圾池600余个,新建垃圾中转站1个,每周定期清运垃圾2次。

该镇全力打造“六城”同创乡村版,新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提档升级配集镇配套基础设施;实施“乡村洁畅”工程,设置垃圾池,改善村庄卫生环境;新修小农水灌溉渠道和管网38公里;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3个。

该市先后投入资金约6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投资3亿元修建了民族风情街及连接线工程,努力把民族风情街打造成土家民居一条街、土家民俗一条街、楹联文化一条街、水杉杜鹃一条街、边贸商业一条街;投入5000万元新建农贸市场、停车场和休闲广场;投入3100万元建设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投入3000万元新建投产自来水厂;投入6300万元进行110千伏变电站等电力设施建设;投入1300万元建成苏马荡主干道迎宾大道;拟投入7000万元新建苏马荡环形公路;天然气及电视、通讯网络覆盖全区;动员各企业共投入资金约4亿元,建设了景观、公园、小区道路、监控设施、污水处理设施、迎宾大道黑色化和人行道等各项配套设施。

这个地处鄂渝边陲的乡镇,先后被纳入湖北省重点镇、恩施州城乡一体化试点乡镇,并荣获“楚天名镇”、“全省特色乡镇”和“中国魅力传统习俗名镇”等称号;2012年,被评为湖北省旅游名镇;2013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014年,被新华网评为“2014年旅游业中国最美榜”、 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重点镇”,中央电视台《新城记》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的八个典型之一推介了苏马荡的全域旅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