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克俭:从不后悔的“漆艺”人生

10-28 16:40  

中国利川网 记者 牟黎黎 实习生 黎美君 冉维佳

“生漆净如油,宝光照人头;摇起虎斑色,提起钓鱼钩;入木三分厚,光泽永长留。”这是自古以来在诗歌里面对生漆的赞美。在坝漆的故乡利川市,有这样一个人,与“漆艺”结缘36载,从最初的懵懂入行到现在的功成名就,他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他就是髹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洪克俭。

初入行,他很失落

与“生漆”初次结缘时,洪克俭才17岁,这一年他刚高中毕业。“我的第一志愿是想考大学。”说起年轻时最初的梦想,洪克俭的眼睛里依然能看到当时的坚定,“但是刚好遇到一个知青回乡招工的机会,各种因素,我就到了当时的利川县土产公司,成了一名专门与生漆打交道的学徒。”

洪克俭没有想到的是,一踏入社会获得的第一份工作,便成了他一生的事业。初当学徒,洪克俭师从全国有名的生漆专家左逸民老人,左逸民老人的生平绝学便是通过肉眼识别生漆的含量和生漆的灌稍,这些学问都是老人自己一生经验的积累,只能通过口耳相授,往下传承。

生漆中含有漆酚和多种挥发物容易导致过敏,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和真腔、口腔的薪膜,所以不仅触摸了生漆和漆树会生漆疮,有的人嗅了生漆味,也会过敏生疮。第一次接触生漆,洪克俭也出现了过敏反应,整个脸、眼睛长满红疹、发炎、肿胀,虽然过几天就好了,但是一接触生漆又开始过敏,所以在洪克俭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所有人对他的印象都是“脸随时都是红肿的,像个泡耙。”

年轻气盛的洪克俭对生漆的第一印象也不太好,“黑黢黢的一团,跟想象中相差太多。”失落感顿时爬满他的心头。但当他知道利川坝漆曾在1953年被周恩来总理题词,尤其是凡盖有老师左逸民封签的利川生漆,在出口时竟然像进自家大门一样,完全免签时,洪克俭对这一团黑黢黢的液体和一辈子研究它的左老师不禁刮目相看。

“没想到生漆竟然有如此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看来这个东西的学问很深,我只要多研究,肯定会有出头之日。”这是洪克俭年轻时的想法,现在看来,他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太懵懂,他到处“取经”

下定决心要在漆器漆艺道路上走下去的洪克俭,除了认真跟左逸民老师学习外,还到处拜师“取经”。

1980年,年事已高的左逸民老师去世后,洪克俭又拜到另一个生漆专家张静煊门下学习鉴别生漆的真伪。

1982年,洪克俭被派到武汉大学接受专业培训,在这里他遇到杜予民教授,杜予民教授专门从事有机化学研究,是新中国第一批公派到日本留学的博士之一。在他门下,洪克俭主要学习了通过化学手段分析检验生漆的品质。“大学教授都在倾尽一生研究生漆,看来我的选择真的没错。”

1985年,洪克俭开始到州供销职工中专脱产学习生漆专业,与此同时,他又报考了中南财经学院学习国际贸易专业。在两年学习时间里,洪克俭往返于利川、恩施、武汉三地,家里的一切事务全部落在了新婚刚孕的妻子身上。

“脱产学习那两年,我的岳父和父亲相继生病、过世,两个妹妹一个弟弟或待业在家、或还在求学,儿子又刚出世,所有负担都由我和爱人两人承担,压力太大时,我就通过看书来排遣。不过家庭压力更多的是爱人在承担,她对我的事业支持很大。”洪克俭就是凭着对事业的执着,从最初对生漆一片懵懂的愣头青,成长为一名对漆器漆艺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

太痴迷,他获得9项专利

生漆的经济价值很高,具有耐腐、耐磨、耐酸、耐溶剂、耐热、隔水和绝缘性好、富有光泽等特性,是军工、工业设备、农业机械、基本建设、手工艺品和民用家俱等的优质涂料。但生漆色彩单调、容易致人过敏、使用便利性差、成本高等天生的缺点,使其一度在化学涂料的强烈冲击中渐渐没落。

逐个攻克生漆原有缺陷的各个难关,成了洪克俭的又一课题。

1997年,洪克俭毅然从供销社辞职,开始下海经营生漆;2004年,洪克俭被聘为来凤宝石花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在他的促成下,该公司与武汉大学合作研究生漆,并构筑起生漆的产学研平台,在此期间,洪克俭获得了4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科技鉴定成果,每一个专利成果,都是洪克俭废寝忘食、失败过后再重新来过的结晶。

2010年,洪克俭回到利川成立了湖北腾龙洞民族工艺有限公司,在公司经营期间,洪克俭又获得2项发明专利,其中一项专利研究了整整三年才成功。

在洪克俭多年痴迷的钻研下,如今他研究出来的生漆产品呈现出色彩多样化、过敏性显著降低的变化,尤其是曾经只能作为原材料使用的生漆,如今也在向商品化漆转变,极大地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同时其原有的优点依然存在。

目前,洪克俭正致力于研究如何改善生漆的施工性能,让其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中,使生漆再次焕发出生命的异彩。

静下来,他开始思考未来

随着各项科研成果的瓜熟蒂落,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

2011年,他被评为“恩施州第二届杰出人才”;2012年,开始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2014年,他被评为“湖北省民间工艺技能传承人”,并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5年,他被授予“湖北省首席技师”,利川市政府也授予他“民间工艺大师”称号。

大大小小几十个荣誉证书,加上如今在生漆行业里的专家级地位,证明了洪克俭初入行时对生漆行业的预判——“只要多研究,肯定会有出头之日。”

成功过后、荣誉过后,洪克俭静下来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借助利川坝漆,更好地发展漆器漆艺工艺,让这一技艺传承下去。

今年,省人社厅以洪克俭的名字命名了一间民间工艺技能传承人工作室,目前他已物色好了两名年轻人,跟他学习漆器漆艺技能。这两名学生不会是他唯一的弟子,在以后,他将依托这间工作室,带出更多的徒弟,让漆器漆艺技艺一直传承下去。

除了传承,洪克俭还一直在寻求将科技成果转化成商品的有效途径。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我希望市委政府能够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帮助我们解决资金瓶颈。”洪克俭向记者说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