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琴不是琴。它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乐器是一端蒙有鱼皮的竹筒和两块简板(竹片)。今年,它列入了湖北省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月28日,在利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里,民间老艺人全友发左手执简板,右手击筒,表演起竹琴《风筝记》的片段,有说有唱,说唱结合,别有韵味。75 岁的他虽然听力下降,旁人与之交谈很困难,可表演起来,却字正腔圆,声嗓嘹亮。据说,艺人在演唱中,左手击简板,发出“磁音”;右手击筒,发出“乓乓” 声,所以本地民间把竹琴也称之为“磁乓乓”。
利川地处鄂渝边境,古属巴国地域,巴、楚、蜀文化交融,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区域内诞生了传唱世界的优秀民歌《龙船调》,保存着利川小曲、利川三才板、利川花鼓、干龙船等多种民间曲艺形式,为利川竹琴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环境和土壤。
清朝末年,竹琴由当时川东民间艺人传入。解放前,职业艺人以艺谋生,常在茶馆、酒楼、街头演唱,内容多为历史题材的传统段子。
生活在柏杨镇的全友发那时还是一个小小孩童,家对面的茶馆里有个表演竹琴的瞎眼艺人。几岁的他天天跑茶馆,不知不觉,就学会了5个曲牌。他笑称自己为“瞟学”。
当时,竹琴很快在利川城区及柏杨坝、汪营、忠路、团堡等乡镇传播,并逐步渗透到其他乡镇。利川竹琴在柏杨坝镇十分活跃,该镇农民艺术团经常在相邻的重庆一 些区、县演出,因而利川竹琴在鄂渝边境得到传播。利川竹琴艺人李联祥较长时间定居四川天全县,他一生演唱利川竹琴,影响很大,在当地被称为“曲艺达人”。
解放后,利川竹琴由文艺团队搬上舞台,新编内容,歌颂新人新事新风尚。由于道具简单,表演形式灵活,成为一种优秀民间文艺形式活跃在利川文艺舞台。
利川竹琴传承年久,传统曲目很多,历史价值明显;道具多由本地就地取材制作,且曲调优美,地域特色显著,文化艺术价值很高;表现形式灵活,不拘条件,极具 推广价值。近年来,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共搜集利川竹琴《张果老制竹琴》、《席棚击掌》、《盘珍认母》、《东吴招亲》、《风筝记》等传统曲目及唱段 40多个。利川竹琴在流传、发展中,艺人们为反映时事和歌唱新生活,创作、演出了《夺印》、《数字歌》《弯弯月儿出了山》、《土家族人游江湖》、《细说大 水井》、《苦老汉》等一系列新的曲目。
根据利川竹琴在利川的产生、发展、流传情况,按照时间阶段,形成以下谱系:第一代:张启杰、牟云生、杜仲祥;第二代:李联祥(当代主要传承人)、全友发、李源道、刘宁安;第三代:谭琴。
李联祥1937年于利川市柏杨坝镇,8岁向外公蒋玉书学唱竹琴,10岁即登台演唱《席棚击掌》、《一根竹儿青幽幽》等曲目。从此钟情竹琴,终生习唱。他除 熟记《席棚击掌》、《王宝钏与薛平贵》等传统曲目外,还创作《土家族人游江湖》、《大水井》等新曲目。他对竹琴演唱深入研究,自成风格;自制竹琴,琴皮选 用猪心膜,声音悠雅,别具特色。1975年,李联祥因左手指残疾,改用左手击竹琴,右手打简板,持之以恒,从不停息。2012年3月3日,《雅安日报》以 《曲艺达人:6根手指演奏67年竹琴梦》为题,介绍李联祥事迹。2014年7月,李联祥回到利川,向文化部门表示矢志传承利川竹琴的决心,并捐赠了亲手制 作的竹琴及相关资料。2014年8月,李联祥被利川市公布为竹琴代表性传承人。
而今,利川竹琴和其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由于艺人老化,学习、继承者甚少,传承队伍建设成为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