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种”进土苗山乡—利川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纪实

05-07 15:51  

中国利川网 全媒体记者 牟联文 通讯员 刘少俊

对唱采茶歌

春夏之交,茶乡毛坝满目苍翠,新河村村民边采茶边对唱采茶歌,悠扬的歌声在云雾缭绕的山间回荡,久久不绝。

新河不仅是茶叶种植专业村,也是远近有名的民歌村,几乎人人会唱山民歌。该村山民歌艺术团组建十多年来,村民参与热情高,成员已逾百人,水平较高的团员有五十余位。不仅如此,该村还有坝漆采割工艺、造火纸、灯戏、傩戏等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占全镇非遗成果的半壁江山。

利川生态优良,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近年来,该市深入推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新机制、新模式,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和村民文化创造性,建立起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文化“种”在基层,让文化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更好的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文化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生态茶乡的文化魅力

行走茶乡,除赏景品茶,你还能从夹壁村家家户户门前整齐划一的对联中感受村民淳朴的情怀,从兰田村“维德之基”和“曲奏南飞”牌匾中体会家风传承的厚重,也能从山间悠扬的山民歌和家家雕梁画栋的特色民居中读出山乡巨变和产业富民的喜悦,更能从杨爱华、田云奇等一批典型人物中领略世代传承沉淀下来的文化烙印。

近些年,毛坝镇着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挖掘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孵化乡土文化团队,鼓励和支持他们发掘优秀本土文化,打造本土文化品牌。年逾六旬的新河村民柏义双,酷爱山民歌,其嗓音高吭中又带有磁性,深受村民喜爱,其能唱的山民歌达数百首。2016年,柏氏山民歌被纳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柏义双本人也被公布为州级民间文艺大师。

1月23日,五一村在刚刚落成的村文化广场自办“乡音乡情乡愁”春晚活动,得到全镇20多个村文艺宣传队的支持,200多位村民共演出了民歌、民舞、茶艺、快板等20个节目,盛况空前。以此为契机,该镇数十个村先后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春节娱乐活动,演出达40余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善泥精准扶贫村梨子坪小组60多户群众,家家出资开展闹元宵活动,吸引多个文艺队助威,给村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没有之前打下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现在活跃的民间文化活动。”毛坝镇党委书记曾维权说。过去5年,该镇筹资千万元,在全镇建设了30多个百姓文化广场,22个百姓大舞台,5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村村均有了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这些设施,成为民间文化活动的主阵地。

目前,毛坝44个村已建成90多支村级文艺宣传队和健身队,6000余位农村草根文化精英活跃在乡村田野。除了新河村的山民歌艺术团,还有沙坝村的女子威风锣鼓艺术团、楠木村的绕棺舞非遗表演艺术团等。傩戏《打土地》、《灯戏》以及非遗项目《坝漆髹漆技艺》、《利川红茶制作技艺》、《传统吊脚楼木工技艺》等通过孵化培育逐步成为乡村最活跃、最具吸引力和最受欢迎的文化产品。过去几年,毛坝不仅收获了中国名茶之乡美誉,更斩获了中国楹联文化之乡、中华诗词之乡、湖北省文明乡镇、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诸多美誉。

体制创新激活文化活力

火热的毛坝民间文化活动只是利川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缩影。过去,该市也曾以“送文化”主导推进当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起初,“输血”式的文化供给,确实充实了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内容。然而,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送”文化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供给主体单一,文化资源匮乏,服务效能不高,专业人才缺乏,文化队伍不稳,乡村文化活力不足,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出现的诸多问题,也曾让我们困惑。一年下来,虽然我们跑遍了全市各乡镇,但群众仍不满足、也不满意,演出团体也累得够呛。”利川市文体新广局局长詹艳芬说。

如何破除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缺失和市场无力困境?近几年,利川市以启动乡村内生力量、整合利用乡村文化元素为突破点,探索内生型“种文化”模式。从调整财政投入方式、建立方便群众和业余社团参与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大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整合资金、人才、政策、设施等资源,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和村民文化创造性,建立“资源内生、人才内生、机制内生、平台自建、产品自足”的“种”文化模式,让文化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工间操培训

利川市以建设文化种子孵化园为切入点,围绕培养文化骨干、专业文化管理人才和乡土文化精英,开展市、乡、村三级“种”文化活动。市级组织乡镇中心工作人员和文化精英进行培训辅导,根据各乡镇特色,针对性打包符合当地居民口味的“种子”文化产品,由文化骨干将文化“种子”带回乡镇。乡镇在经营管理好本级中心的同时,对所辖行政村文艺爱好者开展培训。村级在提高农家书屋、文艺辅导基地等服务效能的同时,组织村民传习从乡镇带回的文化“种子”,或成立业余文化团体加以推广,实现梯次孵化、层次服务。目前,该市已组建各类草根文艺团队320个,体育健身队伍400多支,培育草根文化人才10000余人,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万余次,群众文化持续升温。

民族、民间文化汇演活动

以该市文化馆为例,近几年来,该馆以市级馆为主体,乡镇分馆为基础,村级文艺辅导基地为支点创新实现“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市文化馆每年举办乡镇综合培训班,并针对文艺骨干开展业务培训,着力打造本土文艺精品,形成文化种子。同时,在建南、团堡和忠路建成分馆,投入资金健全“总分馆”模式,全力实施“五个一”扶持项目(即建立一批文艺基地,升级一批硬件设施,添置一批专业设备,打造一支骨干队伍,辅导一台文艺节目),提升了分馆硬件水平和软件服务能力。眼下,该馆正集中力量建设6个乡镇分馆,并最终在全市实现分馆全覆盖。目前,该馆已在全市建起15个村级文艺辅导基地,辅导人员已多次进入各基地培训辅导,将文化种子“种”到最基层。

在此基础上,该市还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开展文化服务”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激发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政府或部门根据需要向业余文化社团、文化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择优录用优秀作品;所购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层层向基层延伸,以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的产品和服务。

探索中,利川市着力培育具有浓厚地方性、草根性的文化土壤,不断发掘基层文化精英,扶持草根文化项目,激活并链接了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要素,使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基层特色的利川文化不断茁壮成长。“种”文化,让利川“种”出了文化自信。

  深化改革助推产业发展

近年来,利川市先后建成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目前,城市剧场、体育场馆、主题公园等基本能满足城区群众需求。特别是近两年,在城区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公园就多达20多个。占地400多亩,投资3亿多元的龙船调主题公园已完成工程量的80%,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

目前,该市已建成标准农家书屋575个、社区书屋23个,建成文化广场280多个。在硬件建设基础上,该市还深化改革,大胆探索基层文化专干聘用制,确保基层文化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目前,全市280名文化专干活跃在基层文化一线。去年,该市采取“市聘乡用”办法,确保乡镇文体广电服务中心有2至3名工作人员,同时还明确村级文化志愿者或文化管理员由村干部兼任,其待遇及考核得到统筹落实。

“文化只有插上产业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民俗专家谭宗派如是说。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该市立足实际,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出台文化从业人员监管体系和激励机制,出台优秀文化成果奖励办法,积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恩施硒博会上 客商关注利川木雕

利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丰富,全市被纳入非遗名录的成果共计61项,多项非遗成果已成为文化产业的先行者。省级非遗成果《利川木雕》代表人物牟利忠组建利忠奇木艺雕有限责任公司,将木雕升级为产业全力推进,产品远销国内外。德华漆木工艺有限公司依托坝漆的优秀品质,先后建成五条国漆生产线,将坝漆制作技巧转变成生活产品,成为当地非遗成果产业转化的又一个实例。龙桥峡谷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将大水井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好吃婆等企业将省级非遗成果“柏杨豆干制作技艺”产业化,“柏杨豆干”深受消费者青睐。

近几年,该市成功举办了州七运会、武林风世界拳王争霸赛、美国与立陶宛国际篮球对抗赛、鄂渝山地自行车邀请赛、CBA季前赛以及多场明星演唱会,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去年,该市首次举办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将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提出的“山马+民宿”概念,引爆当地民宿旅游,成为文化助推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

该市将2017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利川站比赛全程定在国家4A级景区腾龙洞和白鹊山民宿村。目前,全程和迷你组外地运动员报名人数已突破1000人。

文化嫁接产业,为利川文化发展寻找到了肥沃的土壤,也拓展了当地产业发展内涵。文化助力旅游,将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文化作为、文化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