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深山扶贫展新颜

06-30 21:35  

中国利川网 通讯员 陈群 余官兵

初夏时节,行走在建南镇槽坪、中驰、建新等村,喜见山山岭岭、田间地头,连片的果树青枝绿叶透着果香;青青的秧苗正拔节抽穗;成群的牛羊活蹦乱跳……很难想象,过去这些穷在深山的旮旯如今正洋溢着小康生活气息。这一嬗变,与利川市交警大队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分不开。

随着精准扶贫大幕开启,利川交警大队按照“靶向施策,精准滴管、建档立卡、结对帮扶”的方式,在地处深山峡谷的建南镇摆开了精准扶贫战场。通过近两年的结对帮扶,昔日的穷山村正华丽变身。

一口塘救活百亩荒田

“要不是交警大队为我们整修了蓄水池,眼前这百亩稻田就不可能栽上秧苗。”6月22日,建南镇槽坪村支书向承州看着眼前拔节抽穗的水稻百感交集。

槽坪村是建南镇一个贫困山村。这里山大人稀,信息闭塞。村里穷怕了的青壮年村民纷纷跳出山门外出打工,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妇女、孩子。2015年3月,利川交警大队在精准扶贫大走访中,得知该村四组100亩优质稻田因长期缺水灌溉而被白白荒芜时,每位扶贫队员都觉得心疼。

“土地是金,这年月荒不起!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这百亩稻田的灌溉问题。”

通过实地踏勘,扶贫队员决定对稻田附近一口废弃堰塘进行整修,先后投入2万元对堰塘进行加固,修建了一条连接稻田的百米水泥长渠。通过近两个月的建设,干涸的堰塘水满塘,渠里清水流。看着清凌凌、白哗哗的水流进了荒芜的稻田,村民们乐开了花。

“有水就能种庄稼,我这3亩优质水稻年产近3000斤,可解决一家人全年吃饭问题。”正在稻田里薅秧草的村民蒋天成看着眼前绿波荡漾的水稻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摇钱树”遍布满山坡

“明年交警大队给我们村发展的这100亩白釉就开始挂果了,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计算,平均每亩也能收入两三千元。”6月23日,高祥村书记梁运权指着家门口连片的白釉果园说到。

高祥、中驰、柏杨寺等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村民地里除了生产红苕、洋芋等传统农作物之外再无其它经济作物。

“村级产业不能成为‘空壳’,要摆脱贫困,需要我们及时 ‘输血’,发展特色产业。”在精准扶贫大走访中,帮扶民警开出了拔“穷根”的“良方”。

“核桃今年不能挂果,要搞好‘节育’措施,等明年丰产。”6月27日,在建南镇柏杨寺村,帮扶民警赵学位将自己自学到的栽培技术向村民传授。

从2014年至2015年,利川交警大队先后投入近10万元帮扶资金为该镇中驰、高祥、白杨寺等帮扶联系村发展核桃、白釉经果林300余亩,昔日的荒山地角种上了“摇钱树”,到处鸟语花香,果木飘香。

产业路托起新希望

“交警大队帮我们把路打通了,我们村里的各种农副产品就可以快捷运出山外,村民脱贫奔小康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6月27日,连日的阵雨刚停歇,建南镇中驰村书记雷善斌就带领着施工队伍在一条刚具雏形的村级道路上施工。这个年近30岁,中等身材,留着小平头,精廋精廋的“领头雁”看着眼前拓展的产业路信心满满,尽头十足。

中驰村位于建南镇西北。村头,建南河横穿南北。由于受地理条件制约,该村四、五、六组至今未通通村路,村民每年的生产物资、生活用品大多靠肩挑背扛。

“要想富,先修路。”在今年精准扶贫中,利川交警大队投资4万元为中驰村修建2公里长的产业路,一座“便民桥”,解决该村“行路难”问题,目前工程正在紧张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