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林,用相机为他人改变现状的摄影人

10-13 18:54  


中国利川网讯 通讯员 陶鹏

陈小林是重庆万州人,他十六岁开始接触相机,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家境贫寒,学习成绩优异的陈小林终究没能踏进大学校门,无奈之下,他只好回家一边务农,一边走乡串户照相。

1991年,他只身来到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在镇上开了一家“小林相馆”。平时除了给团堡镇的父老乡亲拍摄生活照、婚纱照、登记照外,一有时间,他就背着相机深入到村村寨寨去拍自然风光、民风民俗,顺便再找点新闻线索。为了买更好的照相设备,他曾经举债上万,妻子因此和他闹了很多次,但他依然痴心不改。

通过照片改变村庄和多人命运

摄影不但是一个技术活而且有一定的风险性。有一次,陈小林因为骑车外出摄影摔倒而导致左手严重受伤,他吊着受伤的手陪着原利川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在朝东岩用另一只手拍了五个多小时的夜景,回家之后,才发现受伤的手已经肿得像大腿了!

对于缺水的山区来说,冬季就意味着用水会更加困难,有一年冬天,陈小林下乡去为客人照相,在路过沙地沟村一个叫三架峰的半山腰时,看到一个天坑边上聚集了很多人。他们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有的挑着水桶,有的用背篓背着塑料水壶,还有的拿着一些饮料瓶……所有人都在等候天坑边上那一眼细如丝线的泉水,那场面真的让人有些揪心。

于是陈小林便用相机拍下了这个场面,并以“天坑边上等甘露”为题发给了恩施晚报,此文第二天便在该报第一版显著位置刊登出来。好消息接踵而至,第三天,当地有关部门便到现场察看,不到半个月,一口能蓄千多方泉水的大水池便在这个天坑边上建成了。蓄水的前一晚,当地百姓派了三个代表,他们拎着满满一篮子鸡蛋,不远百里来到陈小林在团堡开的照相馆,非要他把鸡蛋收下,并邀请他一道去参加水池的蓄水庆典。

阳河大洞有一所民族小学,那里的学生上学路途遥远,环境艰苦,其中有一位叫王银春的学生尤为可怜。她的母亲早逝,父亲长期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年老体衰且疾病缠身。得知这一情况,陈小林和一位同事驱车三十多公里,然后又步行十多公里才来到王银春的家里。他们二人对她家进行了详细采访和拍摄,然后以“十三岁少女艰难撑起一个家”为题,在恩施晚报发了一个特稿,一时间,许多媒体争相转载,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恩施州和声走公司董事长张恩碧看到这个报道后深受感动,她便驱车前往王银春所在的学校进行结对帮扶,并认其为干女儿。当场拿出2000元生活费交给其班主任为她代管代用,这以后,就读小学四年级的小银春更加勤劳和自信,她发奋学习,孝敬爷爷奶奶。当年期终考试语文90分、数学94分;各科成绩较以前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张恩碧知道这些情况后欣慰地表示:“小银春读到大学的费用全部由我负担“。

这以后一发不可收拾,陈小林又拍摄了新闻组照《网改马帮队》、《峡谷背夫》等照片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为三个贫困村成功修建了三条致富公路;他累计的摄影报道为偏远山区的贫困学生争取到了数以百万计的社会资助。

风雨三十年,终结出累累硕果

从事摄影工作30年来,陈小林的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大多是在深山老林里度过的。他的作品《迎》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金奖,“该幅照片很有地气,重点强调了摄影的瞬间性和真实性,无过多的后期调整,在自然与人文的写实中恰到好处地描绘展示,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感人至深的人间亲情,文化内涵丰富。”这是此次大赛的评委、新华社资深图片编辑陈小波对作品的评语。

就这样凭着对摄影事业的执着,陈小林一路走过三十年风风雨雨的摄影生涯,缘于许多摄影前辈的指导和自己对摄影的执爱,他非常荣幸地成为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地理网》认证作者。陈小林曾在《人民日报》、《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中国民族报》、《湖北日报》等发表摄影作品两百多幅。他曾创纪录地一年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级摄影金奖,并多次获得省州摄影展的金银铜奖。

2015年9月,陈小林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北京市对口支援西部人才培训。这期间,他的组照“空巢之殇”共十五幅作品入选第十五届平遥国际摄影展。如今,他每年在国家、省、州级媒体发表摄影旅游专题数十个。巨大的成功并没有让陈小林满足于现状,他每天依然满怀激情地奔忙在漫漫的摄影路上。

多年的摄影生涯让陈小林明白了一个道理:再大的场景,如果没有好的影像瞬间也很不容易拍出精品;再小的题材如果有精彩的影像瞬间也有可能拍出好作品。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美的感悟。

如今,陈小林除了摄影之外,又创办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玩遍恩施”。他不光要用相机定格鄂西地区的大美风光,他还要用公众号推广旅游资源,特别是那些原生态的风光、民俗和文化。他决心用手中的相机和微信公众号为利川旅游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作出贡献!由于他对文化旅游的杰出贡献,2016年,他被评为恩施州最具潜质文化新人,并入选湖北省精品人才库。

“再多的大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实因摄影而改变,生命因摄影而精彩。我深深的爱着的这片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土家儿女,是他们给了我创作的力量和源泉。他们的勤劳和善良时时鼓舞我踏踏实实的做人,勤勤肯肯的工作。今生今世,我都会用我手中的相机去诠释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热爱!”陈小林如是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