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何淼 刘洪浩
12月1日,室外微寒,但利川传媒剧院内却热火朝天,2017全省“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在此举行,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型劳动者,展示着他们为乡村振兴创造的新动能。
一项新技术,可减支700多亿元
种水稻如果遇上病虫害,农民便白忙活了。如何帮粮农克病治虫增收?
武汉禾泰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抗虫服务技术,给粮农带来了福利:“我们已从野生稻中定位五项抗褐飞虱基因,可以将抗虫水稻品种与具有其他优良品质的品种进行杂交,培养出原有优良品质保持不变、增加抗褐飞虱特性的新水稻品种。”
市场运营总监宋心竹说,这项技术每亩可以减少农药支出50~80元、人工费用80~120元,农药残留和施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危害也大大降低。以此推算,治理全国4.3亿亩水稻遭受褐飞虱危害的成本,可以减少700多亿元。目前,公司已与亚华种业、隆平高科等20余家种企达成了合作。
湖北千年缘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吴迪的光伏智能立体混种食用菌蔬菜大棚技术,也获得了专家好评:这项专利,能在30㎡蔬菜大棚内,一年循环种植15批次银耳,产值高达12万元。“此次大赛获奖项目中,共有近百项获得国家专利的新技术,其中不少是农业新技术,是农村产业升级的强劲助力。”评委介绍。
一只松滋鸡,年销8000万元
农村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因为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致产品优势无法变成产业优势。
此前的“松滋鸡”便是其中之一。多年以来,松滋农民自然培育出体格健壮的柴鸡,在山间林地觅食天然虫草、蚱蜢、蚯蚓等昆虫,肉质鲜美,是当地家庭和餐馆酒店的一道佳肴,但走不远的土鸡,无缘他乡人的餐桌。
打工青年胡伟回乡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小农户无法与现代市场衔接,产业自无从谈起。我们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进行产业链建设,把农户、合作社当成前端养殖车间,公司自建深加工车间、冷冻冷藏库和销售网络,实行了原种提纯、孵化、育雏到生态散养、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全产业链服务,标准化生产的各类鸡产品推送到北上广深的大型商超,土货卖成了洋货,年销售额8000万元。”胡伟成立了松滋神农食品有限公司,他的松滋鸡产业链项目,夺得金奖。
与胡伟一样,回乡大学生陈孟秋专注做好高山生态红茶产业链建设。“过去小农户零散建茶园,只有卖鲜叶一条路,现在我公司产供销一条龙,带动20个村绿色化、有机化、规模化种植茶叶,可建成休闲、观光、度假、养生于一体的生态万亩茶海,每年接纳游客40万人次,带动景区和周边农户就业1000余人,带动农民增收1.1亿元。”“现代农业竞争,已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只有产业链完整、产品成熟的产业,才有生命力。”评委这样点评。
脚指敲键盘,无臂农民卖出农货万万千
在巴东深山,大多数农民靠种土豆为生,可优质的土豆却难以走出大山。
无臂青年农民陈兹方用脚指敲击键盘,学会了开网店,自强自立,还帮助周边的农民解决了难题:通过一根网线,将深山里的土豆、腊肉、苞谷酒,输送到千千万万个都市人的面前。
在他的双脚敲击下,一件件山货借网走向远方。去年春节前一个月,陈兹方帮乡亲们卖出去价值17万元的腊肉;今年双十一当天,他又帮乡亲们卖出去500多件、价值6万多元的苞谷酒。自打开网店以来,他共帮乡亲们卖了140多万斤土豆。
依托互联网帮助农产品外销的,还有宜昌的红磨坊团队。3年来,他们累计卖出秭归脐橙超过800万个,总重量300多万公斤,全部叠起来足足有72座珠穆朗玛峰那么高。
互联网技术,不仅外销山货,还帮助大棚实现智能化管理。“我们的现代农业物联网智能种植系统,通过预埋的各种传感器,可实现大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PH值、营养含量等参数通过传感器实时发送到手机APP或Web,并根据植物生长函数库的参数进行自动调节,达到蔬菜最适生长需求,这样一套设备可使植物生长周期缩短34%,土地利用率高达200%。”参赛选手张聪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