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凉城的“金牌”——利川“六城”同创工作综述

12-27 08:55  

2017-12-25 11:08:34 来源:【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分享

中国利川网 通讯员 董玉明

  光阴荏苒,2017年步入尾声。指缝中溜走了时光,留下的是一年满满的珍藏和欢喜,一块块“金”字招牌闪耀凉城利川。该市在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环保城市的基础上,10月30日,利川摘获“国家园林城市”金牌。11月11日,利川市获得“湖北省森林城市”称号,汪营镇获得“湖北省森林城镇”命名,毛坝镇五一村、建南镇林场村等12个村分别获得“绿色示范乡村”命名。

围绕“大美利川”创“文”

  “爷爷,我们老师说了,在公园了不要乱丢垃圾。”12月10日,在龙船调公园,一位小学生拾起爷爷丢在草坪上的香蕉皮说。

  去年以来,该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聚力同行,全域同建,搭建六大平台,从细微处抓实抓牢建设管理,注重引导社会风气向好向善,推进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

  以整治陋习为平台,激发创建热情。组织开展 “大美利川·文明先行”随手拍活动,重点针对乱吐乱丢、乱泼乱倒、乱闯红灯、公众场所吸烟、损坏花草树木等不文明行为,在媒体开辟“曝光台”,鼓励市民举报不文明行为,纠正不文明现象,整治陋习倡导文明先行。向全社会公告全市中层以上干部电话,关注民生解析民惑落实民望,夯实文明城市创建基础,筑牢了全民创建的群众基石。

  以先进典型为平台,杨善社会新风尚。在校大学生牟征,一个普通的寒门学子,他的妈妈付翠兰,一个普通山区农民,母子俩摒弃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将去世亲人的器官无偿捐献,为4人带来新生,为2人送去光明;90后姑娘肖莉被评为“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的十大杰出巾帼”;癌症患者吴春有不惧死亡威胁,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无私奉献帮助他人;84岁退休干部谭宗派不顾年事已高,仍发挥余热,常年奋斗在利川的民族文化事业一线; 5月24日,建南镇建新村三组发生岩崩坠石,约300立方米的坠石致谋龙线(S466)交通中断,当地村民梁远福第一时间开着自己的挖机投入抢险,十余天时间坚守在抢险现场,他不仅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而且分文不取。今年考高考取得617分好成绩的市五中学生谭洪,被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共同授予2016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环卫工人钟登义获得“湖北好人榜之最美环卫工人”殊荣,骡马村医张家国被评为“湖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杨爱华、孙绘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曹旺珍家庭评为“全州最美家庭”,苏孝军等人荣登“湖北好人榜”。

  以群团组织为平台,培育慈善新品牌。市慈善总会以一年一度慈善一日捐活动、建设冠名基金为载体,以救灾赈灾为重点,积极开展各项募捐活动。去年慈善总会共接收捐款2453万元(其中物资折款320万元);市中医院冠名基金70多万元,免费为80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眼科疾病6745名,免费施行手术997人。

  以文明劝导为平台,提高社会参与度。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知识竞赛、家庭成员问卷调查等,使市民素质教育深入到机关、学校、单位及家庭;在城区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文明交通深入市民心中;城乡社区、旅游景点随处可见的流动小黄帽、黄丝带已成为利川的文明风景线。

  以礼仪教育为平台,提升市民高素养。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刚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利川市民手册》为基本内容,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在各媒体开设文明建设专题专栏,礼仪教育引领市民素养提升。

  以公益宣传为平台,普及全民知晓率。全市所有车站、景区、宾馆、学校、建筑工地等都设置文明城市等“六城”同创公益广告;机关单位、商店的LED电子显示屏均滚动播放“六城”同创内容;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公司定期向广大用户发放“六城”同创公益短信;“24字”核心价值观内容在全市城镇、乡村落地工程扎实,宣传标语铺天盖地。

围绕“宜居康养”创“园”

  自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启动以来,该市植绿护绿的脚步从未停歇,一张绿色生态网,在“凉城”利川豪迈铺开。一个“城在山中、水在城中”的国家级园林城市正呼之欲出。

  在利川城区,随处可见绿化工人忙碌的身影,他们有序铺绿,在不经意间就已绿满全城。漫步城中,随处可以感受到拔节生长的绿色脉动。

  该市以公园、广场为重点,打造园林精品。园林绿化科学布局,以清江为主线,就地取材,依次布园,加大公园建设力度,先后建成数十个城市公园和道路绿化带,合理布局街头游园和植物专类园共计26处,逐步形成一个立体化多元化的绿地空间,“玉带携四区,碧环拥山城”的绿地格局初步显现,为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健康和生机,把整个城市融入到了青山绿水之中,形成了 “山、水、园、林”的城市园林风貌。

  目前,该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56%,绿地率达到34.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65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1.2%。

  2017年,利川市被评为全国百佳呼吸小城,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015年363天,2016年328天,城市热岛效应只有0.3℃。

  绿意,空气散发阵阵的芬芳。从星星点点的“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到整齐划一的街道树,园林城市的迷人风貌正在彰显……

围绕“绿水青山”创“森”

  “走,我们到利川去吸氧去。”在利川这个天然氧吧,无数外地客人如此调侃。

  该市按照省林勘院编制的《利川市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了“天然凉都、中部春城、生态宜居的知名山水旅游目的地”的森林城市定位。2016年6月以来,该市累计投入森林城市建设资金达8.9亿元,有力推动了创森工作落实落地。

  通过实施城区增绿、通道连绿、水系扩绿、湿地添绿、荒山披绿、镇村兴绿、退耕还绿等“七大”绿化工程,累计完成造林面积近2.6万公顷,全市林业用地达30.3万公顷,森林面积达2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2.14%。发展山桐子、油茶、茶叶、核桃、坝漆等特色经济林7067公顷,实现了“有路皆绿、有水皆绿、有城皆绿、有村皆绿”的目标。通过森林城市建设,推动了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33亿多元,建成山桐子基地0.45万公顷,用材林基地0.6万公顷,核桃示范林基地0.4万公顷、中药材种植基地0.2万公顷、坝漆基地667公顷。建成优良乡土绿化树种苗木基地407公顷。扶持培育林业龙头企业10家,发展林业合作组织117家。建成州级森林公园3处,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星级农家乐197家,建成花海、农创等农业生态观光园20多处,水果体验园50个。2017年接待游客1000.5万多人次,收入59亿多元,分别比创森前增长17.3%和23.1%。调查显示,市民对创森支持率达95%,满意度达95%。

围绕“洁畅安宁”创“卫”

  “这座城市好呀!干净、整洁、畅通、文明,还真是我们的后花园呢?”省委宣传部一位退休老干部感言。

  2015年以来,该市累计投入资金100亿元,主城区建成面积达18.25平方公里,城乡建成11座污水处理厂和9座生活垃圾处理厂;累计投入30亿元,打造了苏马荡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谋道、汪营被评为“全国重点镇”,毛坝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先后建成省级宜居村庄8个、省级生态村8个、州级生态村16个,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9个;今年落实重点创建项目62个,部分项目已建成,90%的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建设中。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建成10.8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户经营户的武陵山区最大的农贸城;建成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二手车交易市场;新开放公共停车场28处,增加停车位8000个;规范整治洗车场53家,新修旅游公厕6座,新建星级公厕3座,改造升级59座。在人口聚居社区设置40多块大型LED屏,重点景区、大型宾馆和其他重要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

  城市环境更加舒适。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对城市高层建筑实施亮化;生活空间更加清新,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测评连年位居全省全州前列,今年以第33高位连续获得“百佳深呼吸小城”称号。

  城市交通更加顺畅。城区交通持续好转,大路网作保障,新建12公里南环大道主动脉、22公里南北外环路和多条主道连通线;大公交夯基础,不断完善公交首末站及停泊场基础设施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适时调整科学设置公交线路10条,购置环保公交车19台,加强300多台出租车的管理;投资1100余万元改造城区交通设施, 新增隔离护栏4500余米,施划标线3万余平方米,新增交通宣传广告牌400余块,更新、新增交通标志标牌300余块,改造、新增红绿灯设施16处,建成违停、逆向抓拍系统88处,反向卡口17处。

  城市街面更加洁畅。对城市垃圾实行日产日清、集中处理,实现了“主干道无垃圾、次干道无明显垃圾、背街小巷无垃圾堆”目标;对餐饮油烟、施工粉尘、道路扬尘,露天烧烤、夜市摊点、游走摊铺及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治理改善了空气环境;对西城棚户区的改造、滨江路游乐设施的撤离,改善了居住环境;对火车站前广场、丹桂园、中山路、滨江路、天鹅街、腾龙广场水果市场等大型乱搭乱建棚亭的拆除及对市内主次干道出店经营、流动摊点的整治,改善了经营环境。

  未来,利川会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贯彻落实好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持续打造“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生态宜居宜游宜业文明城市,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傍晚,站在干净美丽的滨江路远眺,星星点点、五彩缤纷的霓虹灯构成一幅美妙无比的图画。宜居的气候,热闹繁华干净美丽的城市,出行方便的交通,安全、便捷的购物等等,一切都使得人们心中充满幸福。

(责任副总编:傅小棠  责任编辑:丁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