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桐子托起致富梦——湖北旭舟林农科技有限公司的产业扶贫实践

12-03 08:59  

中国利川网讯 全媒记者 牟联文 通讯员 王利

湖北旭舟林农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的山桐子育苗工厂投入使用 牟联文/摄

深秋时节,驱车行驶在利川市沙溪乡大坪村通村水泥路上,道路两旁,火红的山桐子星星点点,与远处层林尽染的群峰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秋景图。

利川地处武陵山腹地,森林覆盖率高,自然和生态资源良好。近年来,湖北旭舟林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旭舟林农”)以利川市为核心,在武陵山区和湖北省范围内,大力种植推广山桐子。几年来,企业共投入资金上亿元,围绕资源与品种、种植与基地、产品与市场、科研与应用等领域,致力山桐子产业发展,目前,企业已在全省完成基地种植40万亩,其中恩施州25万亩,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在沙溪遇见山桐子

2014年,旭舟林农首先在利川市沙溪乡探索建立山桐子基地,取得成功。沙溪位于利川南部,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生态良好,有大量野生山桐子,“山桐子王”就是在当地发现的。

过去,当地群众主要靠打工和种烟获得经济收入,但种烟收入不高,劳动量大,因此很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几年来,旭舟林农在沙溪建立了万亩山桐子国家级示范基地,在沙溪荷花村建立了40亩山桐子育苗工厂和50亩山桐子间作套种立体栽培试验基地,其中4个现代温室大棚、组织培养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山桐子产业的兴起吸引了周边群众前来务工,让偏远贫困的沙溪活力倍现。荷花村村民杨姐就是务工人员之一。今年45岁的杨姐家离山桐子育苗化工厂不远,她一直在基地内务工,已经有2年多,主要做幼苗移栽、锄草和管护等工作。杨姐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在武汉上大学,她在基地上班,一年可以赚一万多元钱,孩子的学费就了有着落。加上离家近,她还兼管着家里的土地,种些粮食蔬菜,基本自给自足,比起以前仅靠丈夫打工,生活要宽裕得多。

荷花村村民覃某也是在旭舟林农育苗化工厂上班,不仅如此,他家里栽了4亩地山桐子,苗木是企业免费提供的,不仅如此,旭舟林农还为他们申请了退耕还林补贴,又增加了一笔收入。

几年来,企业在沙溪乡建立万亩山桐子示范基地,在沙溪荷花村建立40亩山桐子育苗基地和50亩山桐子间作套种立体栽培试验基地,其中4个现代温室大棚、组织培养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山桐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增强了当地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沙溪乡党委、政府决定围绕山桐子产业,做足山桐子文章,大力发展“一乡一业”。按照该乡2018-2020产业扶贫方案,该乡将以山桐子为主导产业,整合1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注入旭舟林农,以利沙线为主轴,全乡22个村2425户种植山桐子3万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96户,建山桐子苗圃园6处,培育种苗1600万珠,转移就业3000人次。

沙溪只是山桐子产业发展的综影。5年来,旭舟林农全力在武陵山区和幕阜山区全力引种山桐子,并全面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形成了以农民+村集体+公司的“613”分配模式,即农民以退耕还林地入股、公司转租土地等形式共建基地,山桐子产果收入种植农户得大头6成,所在村集体和合作社分1成,公司分3成。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进兴林、治村、产业、扶贫四轮驱动,政府、农民、企业三方互动的脱贫模式。

沙溪山桐子王

小树种蕴藏大产业

山桐子属大风子科落叶乔木,耐低温高热,在海拔500-3000米均可存活,对土壤适应性强,易栽种;产量高,亩产可达1000-3000公斤,树龄40-70岁;含油量高,油质好,含油量在26%-36%,有“树上油库”和“中国橄榄油”美誉,是高端木本食用油;是化工、医药、保健品重要新型原料,所出产油品中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0%—81%,是一种健康食用油,对促进胆固醇和类脂质代谢,降低胆固醇,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等方面,有明显功效。

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持续增长,需求缺口不断扩大,油料和植物油进口剧增,对外依存度迅速上升。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只有40%,六成依赖进口,食用油料成为中国对国际市场依存度最大的大宗农产品,也是造成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开发新的油源、增加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供给,发展优质木本油料产业,已上升到国家粮油安全战略层面。

2014年1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部署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国家林业局还专门发布了山桐子原料林可持续培育指南,支持和规范产业发展。

2016年10月,省林业厅刘新池厅长在山桐子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将山桐子树作为退耕还林优选树种,并为山桐子产业给予资金支持。湖北在山桐子产业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同年底,国家粮食局委托上海粮食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及旭舟林农等5家单位,起草编制山桐子油标准。山桐子、山桐子饼粕和山桐子油等三项国家标准通过专家评审。

年逾八旬的中国科学院李欣教授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山桐子,他认为,发展山桐子产业是解决中国食用油安全的重要途径。2017年4月,李欣教授来到利川调研山桐子及其产业,看到当地山桐子种植规模和农民的积极性,李老激动地说:“山桐子终于得到大规模推广,我毕生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2017年9月,全省首届山桐子论坛在利川召开,来自全国的业内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济济一堂,共襄产业发展大计。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山桐子产业发展促进会也同步成立,进一步增强了油葡萄(山桐子)产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年10月,在武汉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山桐子产品名称专家论证会”上,山桐子被正式将其更名为"油葡萄”。

近几年,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省林业厅、省扶贫发展协会等部门支持下,油葡萄(山桐子)产业加快发展。油葡萄(山桐子)的带动效应,成为各地支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去年,利川市出台产业扶贫实施方案,把山桐子产业列为该市退耕还林、产业扶贫的重要产业予以支持。咸宁市与旭舟林农签订3年发展100万亩的油葡萄(山桐子)精准灭荒协议,既实现植树造林,又助推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旭舟林农已在全省成立1300多个油葡萄(山桐子)专业合作社,带动3万多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油葡萄(山桐子)基地40万亩,农户不仅获得了打工收入,而且成股东,不仅可以稳定脱贫,而且可以稳定致富。

全省首届山桐子论坛大会主会场 牟联文/摄

科技加快提档升级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2016年12月,旭舟林农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恩施州木本油料研究所,专门进行山桐子开发利用研究,目前有研究人员10人。

几年来,科研人员致力开展利川市野生油葡萄(山桐子)资源初步调查,建立500株重点山桐子母树资料并上传给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站。同时收集种植恩施州八县市及四川、重庆等地部分油葡萄(山桐子)种质资源,在沙溪建立1000亩油葡萄(山桐子)种质资源圃。在此基础上,制定山桐子种质资源调查技术等3项企业标准,并申报山桐子种子保存方法等3项中国发明专利,目前均已受理。

今年4月,“鄂选1号”油葡萄(山桐子)被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评为省级良种,并颁发了林木良种证书。该品种是在利川油葡萄(山桐子)实生资源调查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树形好、结果早,丰产稳定,适应性强、抗性强等特性,适宜在湖北油葡萄(山桐子)适生区种植。

今年8月,由旭舟林农、湖北民院联合完成的森林食品植物油葡萄(山桐子)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获得2017-2018年中国林业产业创新一等奖。油葡萄(山桐子)科研取得重大成果。

在育苗、种植与基地方面,科研人员进行种子萌发、田间育苗、温室穴盘育苗、扦插育苗、套筒嫁接育苗、根繁育苗、组织培养试验,制定了油葡萄(山桐子)种子生产与处理技术、播种苗繁殖技术、穴盘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组织培养技术等5项企业标准,还申报油葡萄(山桐子)套筒嫁接育苗技术等5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产品与市场方面,已完成山桐子油和维生素E等成分的分析,对野生山桐子进行产量评估、食用油提取工艺、设备改进研究和食用油鉴评、市场分析、山桐子化妆品研制、山桐子油精深加工等一系列研究,同时还申报完成油葡萄(山桐子)产品加工及设备改型发明专利2项。

目前,企业正在与中国农科院武汉油料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上海粮油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业大学、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站、恩施州林科所等单位联系筹建中国木本油料研究院。同时与湖北省卫计委、湖北省疾控中心、中粮集团西安油脂研究设计院联合开展山桐子新食品原料申报,前期各项工作推进顺利。

按照湖北省(2016—2021)山桐子产业发展规划要求,下一步,旭舟林农将着力构建湖北省油葡萄(山桐子)“一主三副”产业发展格局,“一主”即武陵山,以恩施州为重点;“三副”分别为大别山、幕阜山、秦巴山。

“发展油葡萄(山桐子)产业,是企业之愿,是百姓之福,是扶贫之责。我们将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生态工程建设、农业林综合开发,结成政企民利益共同体,把油葡萄(山桐子)产业打造成精准扶贫的典范,用高品质的产品,助力国家解决粮油食品安全问题。”旭舟林农董事长刘汉蓁信心十足地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