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大攻坚】麻山 醉了

12-12 20:03  

中国利川网 通讯员 董玉明

初冬的麻山,乍寒还暖。

12月7日,笔者同市民政局“尖刀班”的同志一道前往元堡乡友联村,汽车在大麻山上沿着366省道一路前行,透过车窗,雾气升腾,只见一片片茂密森林荡漾山间,一幢幢新建楼房矗立两旁,一块块药材基地遍布田间,一排排易迁小区错落雅致,真是“车在山间走,人在画中游”呀!

“这是脱贫攻坚嫁接润育的硕果,是各级领导倾情关爱的结晶,是干群携手并肩发力的写照。”深居大麻山的友联村支部书记李万明娓娓道来。

麻山,火了!

友联,红了!

夯实堡垒聚人心 根基牢了

脱贫攻坚何以完成?关键在党,在基层,在群众的力量。民政局住友联村第一书记唐毅时刻牢记在心。

“昔日友联村,提起都头疼,班子不和气,村民明暗争。”人们如此调侃。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村里老是扯皮拉筋,老百姓天天吵“叫花架”,往往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拳脚相加。元堡乡党委结合实际,优化村支“两委”班子,选优配强扶贫工作队,按要求组建“尖刀班”。

村支“两委”和“尖刀班”成员一道,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修炼党性,提升素养,彰显先进性。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小组会、院子会、入户座谈等形式宣讲惠农政策。通过开展法制宣讲、科技培训、忆苦思甜、清洁家园等活动,促进村民交流,拉近距离,互通往来,形成团结和谐的氛围。去年以来,“尖刀班”组织集中学习48次,组织开展各类培训18场次,组织召开小组会、院子会104次,解决、化解群众矛盾纠纷63次。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村民的思想素质提高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了,党的基层战斗堡垒坚强了,村里一改过去常态,一派温馨祥和。

“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村支‘两委’精诚团结,八股绳子一起拉,没有做不好的事,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民政局驻友联村工作队队长邓永清感慨道。

根基,牢了!

干群携手齐发力 村民乐了

市民政局是友联村的对口帮扶单位,该局采取“1+1+X”的扶贫模式,把精准扶贫指挥所建在小组上,即:由一名“尖刀班”队员加上一名科级干部再加上多名帮扶干部,负责该组的精准扶贫工作,形成务实创新、真抓实干的工作机制。

民政局干部职工按照“八到村八到户”的要求,着眼“六个精准”,坚持每季开展一场大培训,每月举行一次大活动,每月进行一次大入户,每周召开一场院子会,确保贫困户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为了掌握精准扶贫第一手资料,工作队队员胡秋月,围绕精准扶贫工作研发建立精准扶贫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将精准扶贫家庭的人口、政策、项目等纳入信息管理系统,以便有效施策。

一年来,民政局工作队入户走访贫困户及非贫困户1966次,对照扶贫手册和填报要求,对每户的致贫原因、家庭收支、实际困难等因素精准识别,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精准核实低保38户66人,退保7户9人。为向忠余、陈洪昌等6户落实了家庭生活困难临时救助。将浙江萧山对口帮扶“爱心超市”物资及时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

该局挤出资金200多万元,到村里组织开展“三八”节慰问、看望贫困退伍军人、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关爱“三留守”等活动,帮扶困难群体,黑化群众文化广场。帮助贫困户在中国生活扶贫网注册130人,为贫困户购买药材种植保险,引导农户流转承包地,扩大大黄种植规模。梳理出符合危房改造政策88户,完成易迁安置69户215人。完成了11户卫生厕所改造,在S366省道沿线修建10个垃圾池。

按照“门前五包”责任制,自觉维护居家、村落、小组和全村的环境卫生。

民政局和友联村携手发力,交出了一张张扶贫成绩单。

村民,乐了!

疏通经络强筋骨 麻山壮了

“喜看今日大麻山,家家户户有清泉,公路修到家门前,设备设施一应全。”大麻山的经络疏通了,身子骨也强壮了,老支书董大伯乐得合不拢嘴。

借助精准扶贫劲风,按照国家脱贫标准底线,友联村补齐了水、电、路、通信、住房等基础设施短板。完善了村级阵地建设,新建了村便民服务中心和老年活动服务中心;完成了全村4个集中易迁安置点工程,贫困户的住房安全得到了保障;家家户户生活用电稳定,光纤宽带通村到户,4G网络全覆盖,危房改造全覆盖,实现了“一管清水进农家”、村内主干道都通水泥路目标。

同时,元堡乡电信分公司为46户贫困户免费发放智能手机,民政局先后为四个集中安置点和群众文化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12盏,为村办公室购置绿化树,村内建有公共卫生厕所。

路通财通,水通财活,能源一到享安乐,信息通畅知全国。

麻山,壮了!

多元集合兴产业 百姓富了

精准扶贫带来的红利,让麻山生机蓬勃。

集体经济大发展。“我们村的‘金土源’、‘勤隆’两家专业合作社,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村支部书记李万明告诉笔者。

龙头企业带全村。富有华中药库之称的麻山,村民们大念“药材经”, 真是“家家药材香,户户钱包胀”。金土源专业合作社在该村发展马蹄大黄53亩,为16户贫困户平均每人每月增收2000元;勤隆专业合作社为36户贫困户发放大黄种苗5万个,种植面积50亩,户平每年增收5500元。全村分散发展大黄、牛夕、贝母、党参、续断、云母香、白树、天麻、黄柏、杜仲等中药材3000余亩,每年增收1500万元以上。

家庭经济稳增长。麻山是个聚宝盆,村民们坐在家里能找钱,全村有51户养蜂352余桶,当年增收42万元;35户养牛129头,当年增收90万元;10户养羊463头,当年增收23万元;105户养猪266头,当年增收21万元。走进深山能找钱,村民们每年打竹笋、挖野生药材、采摘野生果的收入在500万元以上。

绿色经济助脱贫。全村风电补偿200多万元,交通补偿100多万元,生态补偿100多万元,户平达到1万元。

“只要人勤快,不愁没钱花。现在生活在麻山,你想不富裕都不可能。”李万明说,就连曾经的特困户游启杰家里都养了10桶蜂、两头牛、四头猪,存款达6位数。

坐山吃山,友联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走多元产业集合之路。

百姓,富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