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宗派
支罗古墓群由东汉残墓1座、晋隋崖墓3孔、明代石椁墓6座、明代天然岩洞墓1座组成。崖墓群分布在支罗船头寨一层岩上,汉墓、石椁墓分布在支罗船头寨官家坪一带,现分述如下:
龙水文庙前的汉墓砖
东汉残墓 时代:东汉。位于支罗船头寨龙水村龙水文庙前。地处东经108°39′19.0″北纬30°33′57.5 ″,高程954米。现存墓基面积约60平方米。原为一小山包,后为龙水小学教师菜园。1987年文物工作者发现前,耕种者曾从该墓地挖出几何纹墓圹砖数百块,现墓地仍有墓圹砖遗存。该墓至今未经清理,其内涵不详。
据考:东汉以后,朝廷把征讨武陵山区夷蛮当成主要国策,以长江岸边的朐忍、鱼复为据点,向江南扩展。据任乃强先生考证,在“船头寨”山脚下不过二十多里的龙驹坝设置“羊渠县”。三国时期吴、蜀为争取武陵蛮夷酋领的支持,特设“武陵郡”,驻守南浦。《华阳国志》记载:“吴武陵太守孙恢寇南浦,安蛮护军杨宗讨之,退走。献(罗宪)因表宗为武陵太守,驻南浦,诱恤武陵蛮夷,得三县初附民”。以南浦、羊渠为据点交结或者征讨齐岳山、清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武陵蛮夷”,船头寨首当其冲。现在支罗船头寨龙水文庙前看到的汉晋墓葬遗址,应该是这段历史的纪录。
观音岩崖墓 时代:晋隋。位于观音岩卡门右侧约二百米处的悬崖上,地处东经108°40′17.5″ 北纬30°32′16.1″,高程1167米 。墓孔由人工挖凿而成。孔口约1.5米见方。共三孔,一高二低。较低二孔下距地面约6米,上距崖顶约5米。较高一孔下距地面约7米,上距崖顶约4米。当地人称“神仙洞”、“蛮王洞”、“蜕皮洞”,传说古代人死蛇蜕皮,人老、病,送入洞中七天七夜,恶者化为脓血,善者蜕去旧皮重获美妙青春。坡陡崖险,此三洞至今保存较好,尚未听说有人入内。
金银坳口岩洞墓 时代:明至1987年。 位于船头寨顶金银坳口。高程1380米,地处东经108°40′13.0″ 北纬30°33′47.6″。该墓为一天然洞穴,1986年发现时,洞口敞开,无墙壁阻挡。有条石拜台三级,洞内有石片散存,未见墓圹及坟冡。传说有二。一说,石柱土司马洪中死,安葬挖井时,见一对白鹤飞入金银坳口。二说,船头寨土司死后,安葬于金银坳口洞中,见一对白鹤从墓井里飞出。皆以为大吉,名其地为“天鹅抱蛋”。1987年金银坳口下村民向仁伦死,择地“天鹅抱蛋”,挖井时刨开洞内地坪,发现石墓棺井完好,便将其父埋入洞中,并将洞门用水泥石头将洞口封住为现状。
《隋书•地理志》载:清江诸郡,多杂蛮左,“其死丧之纪,虽无被发袒踊,亦知号叫哭泣。始死,即出尸于中庭,不留室内。殓毕送至山中,以十三年为限,选择吉日,改入小棺,谓之拾骨。”利川古属清江郡。支罗崖墓应为晋隋时蛮王墓葬之实证。金银坳口岩洞墓从传说看,应为明代遗存,其后1987年当地土家族人向仁伦死后仍然埋入洞中,进一步说明“棺藏崖穴”不仅是土家族人的一种安葬形式,而是其生死理念和习俗的实物证据。
石椁墓
支罗石椁墓 今已发现6座。时代:明。其中3座位于龙水村3组,船头寨官家坪台地农田田坎之上。海拔1010米,东经108°39′29″,北纬30°34′11秒″,座北朝南,面积约5平方米。两棺并列,一棺已残。宽1.7米,高1.35米。内空0.5米,高0.8米。前为农田,后为坡地。该墓前下方约20米处一石椁墓,形制与上墓相同。1座位于官家坪吴氏祠侧,地处东经108°39′28.7″北纬30°34′00.1″,高程991米。该墓前为道路,掩于竹林丛中,墓门已毁。2座位于支罗10组杨家湾向易山屋侧田坎上,前为农田,后为坡地院坝。地处东经108°39′28.7″北纬30°34′00.1″,海拔1060米,两棺并列,占地约10平方米,。两棺并列,一椁保存较好,一椁已残。椁口宽1.7米,高1.35米。内空0.5米,高0.8米。
据考:支罗石椁墓皆为明黄中被平后留守、进驻之官员所为。墓主多为吴、向、杨姓。上世纪50年代龙船乡书记朱家美在吴氏宗祠侧(村办公室侧现残墓处)地下挖出石椁墓一座,从中取出人头骷髅一具,供奉在办公室内长达一年之久,众人皆知。1984年8月,支罗吴代南兄弟挖屋基,在老屋旁生土2米以下挖出石棺。石棺以厚薄均匀的红砂石块拼投而成,高1.1米,宽0.9米;棺底厚50厘米,棺壁厚30厘米,棺盖厚20厘米。全长6米,棺头壁凿刻小龛,上放青花小碗一个,口径9.5厘米,高5厘米,内底题“贵”字,外壁草书“金榜题名”四字,微兰,圈足露胎。该碗今存于利川市文物局。今呈石椁墓皆为断面,形制相同,全部镶嵌于田坎土坎断面之上,其后上皆为荒坡或山土,这些事实表明:清代以前,支罗石椁墓原皆埋藏于地下,现状应为其后农垦建设才显露出来的墓椁实物证据。
(未完待续)
编辑:卢华 责任编辑:谭莉 审签:古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