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源都亭山巴蔓子墓小考

09-18 14:50  

□谭宗派

八百里清江是土家族人的母亲河。都亭山是土家族人集居区内的一座名山,是古亭州得名的依据。巴蔓子是土家族人世代崇拜的民族英雄。史载,巴蔓子将军刎颈保国,头葬荆山之阳,身葬都亭山。显然,清江源、都亭山和巴蔓子葬身墓地紧紧相联。江源在哪里?都亭山在哪里?巴蔓子墓在哪里?这既是一个有关地理山川的大问题,也是一个有关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的大问题。确实有进一步调查研究探索辩证的必要。

柏杨塘都亭山下清江源

一、关于清江 、清江源

关于清江、清江源古籍上主要有如下几种记载: 1、《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又东过鱼复县南,夷水出焉。”“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村侧有溪,溪中多灵寿木,中有鱼,其头似羊,丰肉少骨,美于余鱼。溪水伏流迳平头山(七岳山,引者注),内通南浦故县陂湖。其地平旷,有湖泽,中有菱、芡、鲫、雁,不异外江,凡此等物,皆入峡所无。地密恶蛮,不可轻至。”巴东郡治白帝山。“城里无泉,乃南开水门,凿石为函,道上施木天公。直下至江中,有似猿臂相牵引汲,然后得水。水门之西,江中有孤石,为淫预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则没,亦有裁出处矣。县有夷溪,即佷山清江也。《经》所谓夷水出焉。” “夷水(别出)巴郡鱼复县。”注云:“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澄清,因名清江也。”2、宋本《方舆胜览•施州》:“清江,图经一名夷水,蜀中江水皆浊,惟此独清,故名。”3、《明史﹒地理志》:“施州卫东北有清江,一名夷水,下流至宜都县,入于大江是也。”4、 清道光《施南府志•疆域》:“清江一名夷水,在县北,源出县西北罗锅堰。”5、 清同治《利川县志•河源考》:清江“源出齐岳山,下大鱼泉、小鱼泉、龙洞沟。……出宜都县入大江。” 6、 清光绪《利川县志﹒山水志二》:“利川有名之水四:一曰,清江水。古盐水,一名夷水。”“清江水,源出县西一百四十里小山,即都亭山,东流入檀香洞,又伏流四十里,过七药山,东出为龙洞沟河。”“檀香洞,在檀香岩下,一名老龙洞,其西为白杨塘。土人以粗糠投洞中,流至龙洞沟始出。”

结合上述文献我多次到实地考察,使我认识到:清江古名盐水,又名夷水,古人对清江源的认识是逐渐趋于正确的。上述记载,除清末两本《利川县志》一本由同治四年(1865)利川知县何蕙馨编纂、一本由光绪二十年(1894)利川知县黄世崇编纂外,其余都是由一些没有到过今利川,没有深入今利川内地进行实地考察的外地人编纂的。何蕙馨先把清江源记录在今利川境内道东坪,后把清江源记录在今利川境内的七药山,黄世崇把清江源定在今利川境内的柏杨塘都亭山下,这些事实表明他们对清江考察的深度是不同的。所以,结果也是不同的。《水经注》把清江源定在巴郡鱼复县,今奉节县赤岬之南,利川之北大河碥一带。《明一统志》《清施南府志》根据《水经注》的记载,把清江源定在今利川东北边缘清江三明三暗出口黑洞下的锣锅堰。一河三源,各自东西。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上述古籍的编纂人员都不曾进入今利川县境之内,都没有深入实地进行认真考察的原故。

卧龙吞江瀑布

北魏郦道元等古代文人为什么没有进入今利川内地实地考察的原因,其实郦氏自己早已在《水经注》里作出过巧妙的回答。《水经注》在记述今利川梅子水(清光绪县志名“南坪水”)时明确指出:“溪水伏流迳平头山(七岳山,引者注),内通南浦故县陂湖。其地平旷,有湖泽,中有菱、芡、鲫、雁,不异外江,凡此等物,皆入峡所无。地密恶蛮,不可轻至。”历史地理告诉我们:今利川地方为四川大盆地东沿上的高山小盆地,四周深峡险谷围绕,悬崖绝壁;中部七药山、陂湖阻隔,蛮人土司盘踞。正如《水经注》郦道元所说:“地密恶蛮,不可轻至。”不便的交通,“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禁令是外地文人未能进入今利川腹地考察的重要原因。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落后的文化,是利川至今只有两部清代县志无其它本土文人编纂文献存世的重要原因。

今利川南坪平坝地方田连阡陌,风光秀丽。其实它正是《水经注》所指之古南浦故县陂湖,是阻断利中盆地东西交通的主要障碍。原陂湖有金子山(今汪营区内)、朝阳洞、两来望(今小柏杨处)等多处出水露头,水量极为充沛。中华人民共和成立国后,兴修水利和文物普查,在这一带大量阴沉木和南坪大罗坝遗址的发现表明,西抵七岳山,南迄红鹤坝,东至金子山营上,北至跌马坎伏流之中间地带,至少直至元末明初仍为湿地或湖泊,面积很大。南坪集镇大罗坝一带仍为湿地或湖泊所包围之七岳山东麓半岛。明代史书载,朝廷从万州龙驹进军攻克船头寨后,置上下支罗、元里、中坝、大坪、擂鼓、松木、马道诸屯所。这些屯所除马道屯一处在古陂湖北部阹地上外,其余,都在七岳山以西古施州北部边缘之上。明军从东过清江七渡河进入团凸后,置朱砂、马桥、官渡、忠孝、木栈、孙家诸屯所,皆西未越陂湖,南不及土司,都在利中盆地东中部一线之上。清代县志说,利川官员要到本县辖区吐祥、支罗视察必须经过恩施和奉节。利川龙潭谭氏族谱说,其族本为元朝宰相家,元至正二年(1342)从奉节经恩施沐抚过七渡河(清江)来利,先驻今利川西城大塘,后转忠孝司因平苗有功,明太祖授谭海深为谭峒安抚使司。明嘉靖时,四世谭伏銮率族众乡勇靖卫地方,授龙潭宣抚使司,落业今西城谭家湾、巫子嵌一带,故名其地为“龙潭”。团堡冉氏家庙碑称,其先祖冉如龙冉如凤明洪武初从南京奉调来利,由七渡河大路槽马栏坡进入利川团凸,日与土司讲习,落业下马溪,建家庙于团凸山。谋道黄氏族谱称,其先祖明洪武时来利,得谭氏帮助,开发七岳山东至金子山西一带。上述所有记载都一再表明,古七岳山以东曾为南浦故县陂湖,今南坪集镇曾是陂湖包围之山麓半岛。今存大罗坝遗址很可能为南浦故县遗址或宋设南坪堡遗址。古时今石柱、恩施沐抚、奉节吐祥、利川南坪支罗一带皆属施州清江县西北部范围之内。陂湖阻挡,地密恶蛮,是郦道元等古代文人只在古清江县施州西北东部分区域考察,发现误定清江源头及都亭山的重要原因。

美丽清江十八弯

清光绪《利川县志》载: “利川有名之水四:一曰,清江水。古盐水,一名夷水。”“清江水,源出县西一百四十里小山,即都亭山,东流入檀香洞,又伏流四十里,过七药山,东出为龙洞沟河。”“檀香洞,在檀香岩下,一名老龙洞,其西为白杨塘。土人以粗糠投洞中,流至龙洞沟始出。”

事实证明,清光绪《利川县志》关于清江、清江源以及其流程、路径的上述考证和记载不仅符合“时近则易查,地近则易明”的辩史原则,而且也符合“河源唯长,水量唯大”的河流源头认定标准,其结论与实际相符,是完全正确的。

实地考察证明,清江确实发源于今利川汪营镇柏杨塘街侧与石柱交界处的小山——都亭山东麓,小地名“龙洞湾”。源头原为湿地,有五眼泉水,清冽甘甜,从山腰、山麓淙淙奔流至山下汇成清江,然后,便匆忙地开始了它在利川境内三明三暗的千古历程。所谓“三明三暗”是古人对清江三次在地面流淌三次进入地下伏流的具体描述。从龙洞湾露出地面至叫花洞落入地下,经檀香洞伏流四十里至龙洞沟露出地面,人称一明一暗;从龙洞沟奔出,在利中盆地九曲十八盘,尽览人间春色之后,又在落水洞口以万马奔腾之势轰然落入地下,至观彩峡嫣然回首,露出地面,人称二明二暗;观彩峡(三明),霞分五彩,既是清江古河道与今河道的交汇点,又是清江在利川境内从伏流第三次露出地面、回望利川的告别处。观彩峡水域不大,一泓碧绿的清水,一户独处的农家,一条古老的河床,两眼对穿的溶洞,四壁峥嵘的悬崖,却给清江在利川的历程留下了最为奇特、最为精彩的最后一笔!而我们的清江也正是从这里第三次进入伏流(三暗),再从黑洞冲出地面,一泻千里地直奔长江而去的。

虽然,上世纪八十年代(1979年),人们为了灌溉曾在都亭山麓清江源头修成一座团结水库,大量地拦蓄了源头的流水,把一块湿地变成水库,把源头湿地里的江源小溪(现为泄洪渠)“一明”化为乌有。但是,至今毕竟那条沿古老河床修成的泄洪明渠还在,毕竟人们的记忆和古人的记载还在。因此,清同治《利川县志》和今天一些人还把清江源头定在龙洞沟的记录和说法都是不准确的。至于有的人说“清江的源头不止都亭山下一个,还有福宝山上的两个”的说法也不符合“河源唯长,水量唯大”的河流源头科学认定标准,它们只是支流,而非源头,其结论也是应该改正的。

(未完待续)

编辑:卢华   责任编辑:谭莉    审签:古学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