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炉寨

11-07 09:34  

□谭宗派

清吴尚贵有首《铁炉寨歌》这样唱道:

“铁炉之山矗重宵,洪钧烧后无人烧。

一方景物经煆炼,至今劫灰未曾销。

炉仅离城三里许,携酒偕行游梵宇。

往来高唱升天行,两脚踏云不踏土。

我来炉头坐,下视何雄哉!

缭绕烟云时吐纳,群山鼓舞一齐排。

……”


利川城北两公里有座古老的山寨——铁炉寨。该寨地势奇特,一山突兀,悬崖三迭,四壁如削,远远望去恰似一座巨大的铁炉耸立在万山丛中。清同治《利川县志》载:明初,土人避难作寨山顶,故名。

铁炉寨唯东有五百级可达寨顶。寨顶稍平,有泉从岩隙出,清澈甘冽。清乾隆时寨顶建庙,名龙泉寺。同治元年(1862)寺庙被毁。同治九年,源崇和尚重修龙泉,添买各业,装修诸佛金身,殿宇辉煌,香火特盛。利川解放初期,僧尼还俗,寺庙拆除。现存石山门一座,高2米,宽1﹒2米。前殿正殿后殿基石纵横,占地约240平方米。石刻一通,弃卧草丛。和尚墓碑三座,隐于一层岩下。

利川地僻山深。改土归流以前,长期为土家族苗族聚居地。佛教传入利川,修庙建寺,有史记载者为宋代在今城东伏虎山上所建之法光寺、岩洞寺。到了明代,今毛坝夹壁回龙寺青岩祥凤寺青龙寺共和兴隆寺、柏杨莲池寺伏龙寺、凉雾龙泉寺、南坪五龙寺古钟寺、汪营佛宝山白云寺双龙寺、谋道磁洞沟万利寺茅槽观音寺、元堡双溪寺、建南潼渊寺云台寺、沙溪石龙包明灯寺相继建成。四川贵州一带高僧铁眉禅师耳毒和尚等先后来境云游、住持,讲经说法,晨钟暮鼓,僧尼颇多。改土归流后,清代中晚时期,佛教在利川传播达到鼎盛,不仅一此古刹得到维修和扩建,而且,还大兴土木,新修寺庙。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全境共有佛寺观音寺79座,四乡名山秀色几乎全为寺庙所占。考察这些寺庙,我们发现,利川佛道儒三教明代以前各立道场,儒以学校书院为活动场所,佛以寺庙庵堂为活动场所,道以道观为活动场所。明永乐以后尊武大帝与佛爷观音同住,清雍正以后孔老夫子被请进寺庙与佛神一道享受香火,儒佛道溶为一体,这一宗教信仰发展变化的历程,确实值得研究。

铁炉寨上今存石刻、和尚墓碑是研究利川清代中晚时期佛教情况的重要实物资料。心德心诚老和尚合葬墓碑高3米,宽3﹒1米,五厢抱鼓式组合,上雕唐僧悟空八戒悟净小白龙西天取经及西天诸佛形象,刀法古朴,神态逼真。碑顶阴刻“想似蓬莱”四个大字,保存完好。源崇老和尚墓碑高3米,宽3﹒1米,形制与心德心诚老和尚墓碑基本相同,可惜碑顶已毁,散放墓前。从清咸丰甲寅(1854年)谭英藻和清光绪十年(1884年)徐峰山所撰碑文中,我们清楚地看到:铁炉寨龙泉寺僧尼传承已历安、心、源、广四代,时间长达百年之久。和尚皆为女性,属佛教“二堂”。第一代安元和尚。第二代心德心诚和尚。心德心诚本是姊妹,“四川省春节县朱家坝建生,俗产姜氏之女。”心德“嘉庆丙寅年(1806年)来寺,于佛宝山受具大戒,死于咸丰三年。”第三代源善源崇源法和尚。源崇“十四岁入空门,道光二十年师傅园寂。同治元年盗贼火焚庙宇,固工勒石修造。”“同治六年被人所害。具控,同治八年回庙,九年又修庙宇。”“第四代广贵广元广训和尚。”以上碑文,正楷阴刻,字迹清晰,读后对铁炉寨龙泉寺百年渊源、变迁一目了然。

在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碑文中所刻“同治元年盗贼火焚庙宇”一句。据考,这里所谓“盗贼”实指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军。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1857年6月,翼王石达开因天王洪秀全猜忌被迫从天京出走。清同治元年正月(1862年2月),石达开率部十万至来凤。同年正月至八月及次年七月,石达开部属曾先后深入利川县境,在城郊和清军展开过十分激烈的战斗。杀乡绅团练郜典于城东金子山麓。围六品兰翎千总秦殿魁于铁炉寨上,吓得千总小妾杨氏跳岩而死。利川东通荆楚,西联巴蜀,北抵巫峡,南达潇湘。铁炉一带,群山鼓舞,八面罗列,烟云缭绕,为阖为辟,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红巾军白莲教军闯王军都曾在这一带展开过气壮山河的革命斗争。在利城至铁炉寨这不足三公里的地段留下万人坑、太平塘、血臭泉等多处遗迹。铁炉寨和尚墓碑的上述记载,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军在这一带英勇战斗痛击清军的铁证。

几十年前,铁炉寨是学生郊游,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风光十分幽美。婆娑的绿竹掩映着矮小的农舍,虬劲的大树环抱着古老的寺庙。乱开的野花与彩霞斗艳,悠扬的晨钟伴百鸟争鸣。香会时节,忽明忽暗的烛光在宁静的夜幕中闪烁,时高时低的神歌在空灵的山野间回荡。抗日战争时期,湖北联中省立七师等学府等迁来利川,节假黄昏,铁炉一带游人如织,有的引吭高歌于山巅,有的刻写诗词于竹上,愤怒声讨日本强盗的侵略罪行。巍巍铁炉竟又一度成为骚人墨客莘莘学子爱国志士发思古之幽情,抒报国之壮志的绝妙场所。如今,铁炉寨上的古庙虽然早已被拆毁古树早已在土高炉中化为灰烬,但是,它留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古老的失落。一座座高楼正在铁炉寨麓崛起。一层层绿浪正铁炉寨上涌动。一个个保护环境,保护传统优秀文化的规划正在铁炉寨人手中实现。一把把改革开放脱贫致富的烈火正在铁炉寨人的胸膛野熊熊燃烧。

责任编辑:卢华 审核:谭莉 审签:古学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