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牟联文
3月4日,恩施州广汇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举行消防演练,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职工操作灭火器。新年开局之季,企业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力保全年安全生产。近年来,该公司充分利用废旧塑料和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企业发展一路高歌。据企业负责人余长高介绍,该公司去年废旧塑料加工和生物质燃料产品产销两旺,实现年销售额1.39亿元,创利税1120万元,成为全州循环经济领域的领军企业。
艰难创业
余长高原系利川市供销社职工,曾在企业从事管理工作。2001年,因供销社改制,他下岗失业。为了谋生,余长高只好外出打工,先后到上海、广东、天津等地谋职。在不同企业打工过程中,他学到了大公司先进管理经验,提升了自身素质。
然而,漫漫打工路,何时是尽头?再加上人到中年,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长期在外漂泊,无法照顾家庭。2006年,余长高结束6年的打工生活,准备回乡创业。
在走南闯北的过程中,余长高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回家后,他开始尝试创业,做过品牌代理,也探索过其他行业,但都不长久。当时,沪渝高速和宜万铁路建设正酣,余长高也在工作之余四处寻找新的商机。
2006年下半年,他结合打工时的所见所闻所思,尝试从事废品收购,发现了潜在的商机。2007年,余长高筹资50万元,注册成立广汇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初期仅2个工作人员,主要从事废旧物品收购业务。
但他的行为没有得到家庭认可,也没有得到朋友的支持,社会更不认可。他的一位朋友说什么也不信他的选择,“一位放弃年薪30万的企业管理者,不可能落迫到收破烂的地步”,其妻为此多次争吵,夫妻关系还曾一度紧张。
余长高没有动摇,他先后到江浙沪以及广东一带考察,带回了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理念,他也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其时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当地“两路”建设废旧钢材等物资的回收也为余长高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仅仅两年时间,其公司注册资金就增长到500万元,员工35人,废品收购点15个。
快速发展
斩获首桶金的余长高根本停不下来,其事业发展速度超乎想象,企业发展经历了5年快速发展期。从2009年到2011年,广汇再生资源公司注册资金再次提速,额度增长到2000万元,企业员工也扩充到116人。
2011年,该公司在利川市元堡乡小塘村成立废旧塑料综合处理分公司,业务也由废旧塑料粗加工向综合利用深加工迈进,并成为州内行业翘楚。
2012年,该公司高瞻远瞩,成立生物质清洁能源分公司,由废品回收向清洁能源产业迈进,使用农业桔杆、林业废弃物生产燃煤替代品——生物质燃料,为产业集团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3年,广汇再生资源在全国再生资源行业排名前32名,企业管理和业务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拥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余长高并没有骄傲自满,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抓好产品质量和内部管理,同时着力探索品牌和新产品技术研发。2014年,该公司顺利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余长高,这个地道的土家汉子,以惊人的胆识和能力一举将不起眼的“破烂王”发展成管理规范的现代高科技企业。同年,该公司成功注册“立峰”、“盛源”和“山绿”3注册商标,品牌建设再获佳绩。
经过近10年的拼搏,广汇再生资源公司已发展成拥有资产近亿元的民营企业,目前该公司旗下拥有两家分公司,员工156人,在省内外建立了完整的销售网络和专业的企业团队,并在武汉、重庆等多个大城市设有办事处。2014年,该公司加工处理废旧塑料18万吨,加工处理农林废弃物1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39亿元,创利税1120万元。
产业链之梦
壮大企业规模并不是余长高的终极梦想。近几年,他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划,积极筹建再生资源产业园。2015年,他计划在元堡青龙村建设“利川市再生资源产业园”,该项目占地250亩,计划投资2.5亿元,项目建成后,其产能可扩大到60万吨,利税1亿元以上,同时可新增就业200人。
余长高希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支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给予企业宽松的发展环境,落实国家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政策,为锦绣利川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市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