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川网 全媒记者 颜晓倩
仔细纠正动作
利川民间文艺有“三绝”:《龙船调》《利川小曲》和肉连响。其中,肉连响于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迄今湖北省民间舞蹈进入国家级名录仅一地申报的独立性舞蹈中的唯一代表。
肉连响是利川土生土长的、以独特的肢体表演为主要形式的土家族特色舞蹈,因表演者以手掌击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而得名。
刘守红是肉连响省级传承人,幼时因为兴趣接触了这项独特的舞蹈,15岁时,他正式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肉连响代表性传承人吴修富为师,开始系统学习。之后,他到少年寺、武汉体院进修学习,肉连响舞蹈由此融入武术元素,被他不断创新。
刘守红在二实小教跳肉连响
23岁之时,他便已成为湖北最年轻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6年,刘守红自筹资金成立了“利川市肉连响民族文化传艺馆”,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办学宗旨的馨艺幼儿园也应运而生。
在幼教工作中,他创新性地把肉连响、利川灯歌等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习俗、节俗和传统舞蹈融进幼儿教育中。
“我就是觉得,要让孩子们了解我们民族的东西,即使现在他们还不懂民族文化是什么,但是以后听到肉连响的音乐就会想跳,这就是他们骨子里的东西。”刘守红觉得,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先潜移默化地广泛推广,才有后面精准化发展的空间。
借助抖音平台传播
11月5日,在利川市第二民族实验小学,他如往常一样,在教该校的学生们跳肉连响。“转过来之后手要举高!”他不时走到学生群里,纠正动作。
作为肉连响的传承人,近年来,刘守红积极开展非遗进机关、进学校、进景区、进社区、进军营等“七进+”活动,根据不同人群的特色改编肉连响,面向幼儿群体教授较为简单的动作,面对成人群体则倾向于教授更原汁原味的舞蹈。
“以前我在手机上面了解到了肉连响这项舞蹈,但一直没有机会去接触。刘守红老师来给我们教跳肉连响,我觉得非常有趣,我也知道了它是土家族的一项传统舞蹈。”田梓辛是市二实小的一名学生,在学跳肉连响的过程中,他逐渐了解到这项土家族传统舞蹈的魅力。
让更多的人接触肉连响、了解肉连响、学跳肉连响是刘守红现阶段的心愿。
二实小学生认真学跳
近年来,他带着肉连响先后参加了央视《欢乐中国行》《我要上春晚 》《叮咯咙咚呛》《非常传奇》等节目,今年,由他改编的新潮土家非遗舞“肉连响”搭配利川新潮龙船调,在抖音短视频平台“利川dou是好风光”话题中持续发力,视频已获得3亿次的播放量。
借助各种媒介平台宣传和推广,利川肉连响已从大山走向了世界20多个国家,被专家称之为“东方迪斯科”。
2018年12月,因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做出突出贡献,刘守红被表彰为恩施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肉连响是利川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作为传承人,更应该把它推向更多的学校,让孩子们进一步对本地的民族民间文化有更深的认识,让他们从小形成较强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作为非遗传承人,刘守红始终觉得肩负推广民族文化的重任。
接下来,他还将继续借助短视频平台等新兴传播形式,推进民族文化“七进+”,让本地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广泛传播在各条战线、各个角落,助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责任编辑:卢华 审核:谭莉 审签:古学锋